返回首页

房企转型生意经

时间:2019-10-30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截至2019年9月1日,A股市场上涉及养老概念的上市公司共37家,主要集中在房地产行业、金融行业等。

  10月27日,孙宏斌为融创中国(简称“融创”)新进入的大健康领域站台。他说,以前是富人不老,老人不富。现在富人也慢慢老了,所以医疗市场会非常大。

  孙宏斌将此次投资逻辑定位至消费升级。如今的房地产市场,已再难为房企提供躺着赚钱的环境。行业销量见顶和“房住不炒”政策基调下,仅靠土地、人口和城市红利实现资本增长的时光一去不返。

  一众开发商选择“泛地产化”,基于地产主业切入文旅、医疗、养老等细分市场。目前行业TOP 30房企,已找不到纯地产开发定位的企业。

  地产行业走过“黄金十年”暴利期,房企正利润逐步被土地、资金成本压缩。中小房企面临巨大生存压力,破产事件频发;大型房企同样调整战略,加码新产业布局。

  10月27日,融创中国与清华大学、青岛市人民政府及西海岸新区管委分别签署协议,确立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合作共建“清华大学附属融创青岛医学中心”。

  “这不是公益,这是个投资。”对于涉足大健康,孙宏斌回应称,此举遵循融创的逻辑,即投资消费升级和美好生活。

  国务院《“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到2030年我国的健康产业规模有望突破16万亿元。丰厚的市场蛋糕,引来大量试水者。

  对于需迅速展示转型成果的房企而言,如果直接收购成熟医院,不仅避免投资新建的风险,还可以迅速呈现业绩。但从实际情况看,房企多投资新建而非收购,这点与上市药企在医院投资上多采用收购方式明显不同。

  “房企不想放弃开发环节的丰厚利润,而核心就在于低价的医疗卫生用地。” 有业内人士表示,房企通常承担前期开发任务,后期医院运营管理则由专业医学院、医院管理集团负责。开发商最多仅入股或合资组建管理公司。

  不仅如此,相比房地产不断压缩的利润空间,医药行业利润空间较高、成长性较好,具备较高的吸引力。与此同时,房企若想培育出合理的养老地产模式,医疗将是整个链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然而,从养老产业经营情况看,业内尚未形成完善的发展体系。在重资产、高投入、回报周期长现状下,房企均处于抢占市场、经营品牌阶段。虽然多数房企采用“养老+地产”的模式进入该领域,但仍将“地产”作为发展重心。

  融创进军大健康,是房企在行业洗牌期谋求新出路的缩影。10月23日,中国海外发展(00688.HK)发布公告称,因公司发展需要,公司名称由“中海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变更为“中海企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