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0-22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又是一年国考报名时。与以往相比,此次国考首次明确了被开除党籍、公职的人员以及被依法列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的人员等不得报考。
事实上,“德才兼备”一直是干部选任的重要原则。梳理近年来中央和各地的相关规定,不难发现在对公务员的考核中,“德”的要求越来越细化,规定越来越具体。
202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正在进行。“我有几次信用卡晚还款记录,会不会影响报考?”近日,某培训机构的公务员考试QQ群中,有人这样问。202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首次明确规定失信联合惩戒对象的人员等不得报考,同时明确不准报考的,还有被开除党籍、公职的人员。
“诚信是道德要求的一个方面,失信是可以量化的,是可以‘看得到的’,失信明显就是德行修养不行,所以,是必须首先就剔除的。”10月21日,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党建教研部主任陈平其认为公务员招考对失信人员和被开除党籍、公职人员说“不”,是国家重视公务员“德行”的表现。
“公职人员要行使一部分公权力,对公职人员的要求比对其他人员的要求要高一些。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选拔干部,要求德才兼备。既要有才,也一定要有德,以德为先。”陈平其解释。
官员道德理应成为社会道德的高地,成为各行各业职业道德的参照和示范,这是从古至今都有的一个“共识”。但因为德行因素长期以来无法精确地去“定量”,所以往往强调得多,实际上的“操作”却相对少一些。
“四川原副省长彭宇行被开除党籍政务撤职:道德败坏”“生活放纵、道德败坏,哈尔滨呼兰区委原书记朱辉被‘双开’”“‘道德败坏’‘贪婪无度’的副部”,从这些新闻的标题来看,落马官员大多和“道德败坏”紧密联系在一起。
公开报道的落马官员的道德败坏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经济方面,一些公务员在执行国家政策时利用国家赋予自己的权力贪污、挪用公款、违法经商以及隐匿个人财产等等;一是政治方面,一些公务员利用手中掌握的各种资源进行权钱交易,官商勾结;再就是违反社会公德,例如包养情妇、乱搞男女关系等。
官德缺失,成为一道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2011年,中组部曾印发《关于加强对干部德的考核意见》,强调要把“德”的考核结果体现到干部的选拔任用、培养教育、管理监督等各个方面。
“以前讲以德为先,特别强调德行。但是德行和能力相比较,能力好考核,德行无法定量,无法全面考核。”即便如此,陈平其认为党和国家并未因此而放松对公务员的德的考核,相反,通过对公职人员平常待人、人际关系、职业道德、有无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等“还是可以考量”的一些方面进行考察。“可以考量”的,还包括一个人的政治品德,“他是否拥护党的领导,对党的政策方针,他是否坚定不移地执行,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