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图书节上“逛街”打卡17家特色书店(2)

时间:2019-08-22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在本届图书节上,沉浸式阅读、自然阅读等一些崭新的“阅读方式”被精心挖掘呈现给大众,北京实体书店街会进一步刷新你对书店及网红书店的旧有认知。

  龙鳞卷、传世匾额、现代连环画、线装藏书、黑胶唱片……这些随便拿出来放在一个书店里都可以成为特色的物件,在实体书店街里,都由一个个单独的特色书店来做主题呈现。二手书流通新宠,新科技带来的阅读便利,都在现场提供最直接的上手体验。

  据北京实体书店街展区负责人刘亚军介绍,书店街不仅有图书的阅读之美和创新呈现,与阅读相关的吃玩乐学也都被各家书店搬到了现场,《跟孩子一起读读我们自己的神话》、燊乐蓝牙黑胶唱机、《大运河传奇》、松茸、风琴页、绝色·天禄苗绣艺术笔记本、《手抄诗经》烫金胶带……足料的宝藏静等读者前往发现文化淘宝之乐。

  在图书节开幕式现场,有读者向梁晓声提问,他早年创作的《年轮》被改编成影视剧,在社会上反响很大。最近的这部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作品《人世间》是否也会被改编成影视剧?对此,梁晓声回应称,《人民的名义》的导演李路正在改编他创作的《人世间》,准备筹拍成电视剧。他自己没有介入,只是参加了他们的改编研讨会。

  在梁晓声看来,杜甫描述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那是文人的一种感慨,现在则成为国家的一种责任。作为一个中国人,他确实感到欣慰,还有绿水青山,共享改革成果——都是一种文化思维。对此,他希望人们多读一些文史哲方面的书,尤其多读古代和现代的哲学书籍,哲学里边关于人类生而平等的思想是非常重要的。

  《人世间》(三卷本)获得茅盾文学奖后,作家梁晓声一下子忙了起来,这些天,他接受采访,参与活动,谈读书讲写作。最重要的,还有向读者推荐一本“大书”——名为“生活”的书。

  《人世间》的确是个大部头了,全书一百一十五万字,历经数年创作完成。作品以北方省会城市一位周姓平民子弟的生活轨迹为线索,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写到改革开放后的今天,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地描写了中国社会的巨大变迁和百姓生活的跌宕起伏,艺术而雄辩地展现了平民百姓向往美好生活的人生努力和社会发展的历史进步,堪称一部“五十年中国百姓生活史”。

  谈及获奖感受时,梁晓声说,自己写《人世间》是用文学来回报社会。梁晓声谈到了致敬:“这本书是现实题材,用了现实主义写法,我想用这部作品向影响了我的现实主义作品致敬,也要向80年代我经历过的中国新时期文学致敬,那个时期的文学有着一种共同的文学精神。同时,写这本书我还要向生活致敬,要回报生活。我觉得生活是一部伟大的书,我从生活中汲取了很多创作的灵感,现在,到了我用我的书回馈生活的年纪。”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