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08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专业人士说:“如果早期出现大量枯枝掉落,就说明古树出现了严重问题,如果能及时发现救治就好了,太可惜了!”
千年古腊梅什么样?记者兴冲冲地来到现场一睹芳容。在学院北门附近一处不显眼的绿地里,几位工人正在做消防工程。绿地里杂乱地种植着一些乔木和灌木,乍一看,记者竟没从中认出腊梅。由于腊梅属于丛生灌木,在高大的乔木掩映下并不起眼,但这株腊梅长势良好,郁郁葱葱,看不出一丝衰老的颓势。
专家称,生长在北京外交学院主楼西侧绿地的古腊梅树,树冠南北10米、东西8米、树干地径0.93米,冠型匀称、枝条健壮、盘根古雅,是北京地区难得一见的化石级老桩腊梅。如果证实其树龄上千年,那就能把北京地区古腊梅栽种历史向前至少推进五百年以上。
为了解古腊梅的历史,记者而后来到了北京植物园。在樱桃沟的天王殿门口,找到了“京城腊梅之冠”。天王殿介绍中提到:“殿东侧有一丛古腊梅,相传植于唐代贞观年间。”相比而言,外交学院发现的古腊梅的地径和树冠都不亚于这棵“京城腊梅之冠”。具体鉴定结果还有待专业部门的认定。外交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按照正常程序上报,早日给古树挂牌,同时请专业的古树保护单位给腊梅做科学保护。罗乔欣 丁杰
(四)在树冠外缘三米内挖坑取土、动用明火、排放烟气、倾倒污水污物、堆放危害树木生长的物料、修建建筑物或者构筑物;
第十三条 对影响和危害古树名木生长的生产、生活设施,由古树名木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有关单位或者个人限期采取措施,消除影响和危害。
第十四条 制定城乡建设详细规划,应当在古树群周围划出一定的建设控制地带,保护古树群的生长环境和风貌。
第十五条 建设项目涉及古树名木的,在规划、设计和施工安装中,应当采取避让保护措施。避让保护措施由建设单位报古树名木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未经批准,不得施工。
因特殊情况确需迁移古树名木的,应当经市古树名木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办理移植许可证,按照古树名木移植的有关规定组织施工。移植所需费用,由建设单位承担。
据媒体报道,从2018年上半年起,北京市园林部门开始为全市4万余株古树名木换发新版“身份证”,如今这项工作已接近尾声。扫描新版“身份证”,市民不仅可以获知古树的身高、胸围、种植年代等基本信息,还能了解背后的历史故事。
为摸清古树名木家底,做好新版“身份证”的换发工作,这次调查范围包括北京16个区以及11个市属公园、5个林场。工作人员对每个村、每个街道、每个单位的每一株古树名木,进行现场实地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古树名木的具体位置、树种、权属、特点、树龄、古树等级、树高、胸围、冠幅、立地条件、生长势、生长环境、现存状态、古树历史、管护单位、管护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