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南京一千年古井被企业私自迁移:文物部门称系

时间:2019-05-31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日前,南京市玄武区碑亭巷路边一口六朝时期的古井,被市民发现遭到了某企业的私自迁移。迁移后,这口砖质古井的井深、外观和材料都发生了变化。市民认为这是一起严重破坏文物事件。

  对此,5月30日下午,南京市文化与旅游局发布情况通报称,迁移后的古井其实是“回到原址”,只不过迁移企业(德必文创公司)是在未履行文物报批手续且没有文物保护专业资质队伍参与的情况下进行,属于违法。目前该局已组织执法,属地文物部门赴现场查处。

  南京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专家薛冰对澎湃新闻说,这口六朝时期的砖井,是在2009年被发现的。

  在2016年时,江苏的《现代快报》、《南京晨报》等多家媒体曾刊发过相关报道。据当时的报道显示,2009年,南京当地对碑亭巷25号危旧房屋项目改造,在考古发掘期间发现这口古井的。

  刊发于《现代快报》的一篇题为《碑亭巷口“冒”出一口六朝井?修缮后原汁原味展示》的报道中写道:南京市文广新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古井是7年前(即2009年)考古发现的。当时古井有6米深,但底部已经破坏严重。考虑到它的重要性,当时,原本计划把它整体“打包”起吊到南京市博物馆。但由于种种原因,古井还是保留在原地。

  据上述报道显示,2012年,南京市文广新局对这口六朝古井进行了修缮,作为历史见证,原汁原味地进行展示。

  澎湃新闻注意到,当时,这口古井的位置位于碑亭巷西侧路边。这口古井还用玻璃罩、金属围栏保护了起来,并挂了不可移动文物的铭牌。

  该不可移动文物铭牌上写着,这口受保护的古井名为“六朝砖井”,是南唐时期的皇家用井,距今已1100多年。“保存如此完好的六朝古井在(南京)市区发现极为罕见”,“是南京目前唯一一处在原址展示的古井,属不可移动文物”。

  据相关文物保护研究者介绍,南京地区发现的古井,按照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特征。东汉时期的古井,多为陶井。六朝后,至宋朝,以砖井为主。宋朝以后的古井,井壁多由青砖或者条石垒筑,但井栏多为石质。

  南京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专家的薛冰也认为,该古井是南京主城中历史最悠久的古井。南京六朝时期的遗址本就不多,该口井是唯一保存下来的六朝时期的古井,是南京六朝古都的标志,十分珍贵,“尽管南京街头巷尾也有一些明清古井,但其历史价值无法与这口六朝古井相比”。

  但南京当地文物保护志愿者最近却发现,上述这口古井竟然“不翼而飞”了——原保护地没有了六朝古井,而是出现了一处景观喷泉。

  文物保护志愿者发现,该古井被迁移到了距原址不远处十几米的另外一个地方,位于“南京设计时尚中心”的后院里。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