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凶险”的货币基金:T+0赎回 午餐并不是免费的(2)

时间:2019-10-09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这种方法很厉害,只要我买的资产不违约,我就永远不会亏钱,因为我的资产净值每天都按照我设想的价值进行增值,是不是美滋滋!

  但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bug,这种模式的前提是我能够持有这些资产到期,但是货币基金的资金来源可是不稳定的,万一大家都赎回了,我就要把这些资产卖掉了,卖掉的时候,市场可不管你自己的小本本上记得是什么价格,一切要按照公允来了。

  这个裤衩就是“偏离度”,就是当基金公司自己小本本上记的资产价格和市场发生了偏离,当偏离到达一定程度,我们要给他掰回来。

  所以,无论是摊余成本法还是偏离度,其实都只是把货币基金的收益熨平,赚钱还是亏钱这事儿,还是看实打实的投资。通过熨平操作,一般的波动都能够被消化掉,但是不排除踩了大雷、或者流动性冲击太大出现捂不住的亏损,引发货币基金某些日子收益为负。当然,就算出现这些情况,基金公司也会使出洪荒之力把收益给捞回来的(什么方法大家脑补吧,404内容)。

  随着资管新规的征求意见,摊余成本法成为被打击的对象,一些新的货币基金也开始放弃这种手法。证监会网站显示,易方达基金于1月29日上报了易方达市值法货币基金,这也是第一只采用市价估值法的货币基金,目前审批进度处于“接收材料”阶段。

  货币基金最爽的一点就是可以T+0赎回。把钱放在货基里面,啥时候想用钱了,直接来个实时赎回到账,很多人卡里都是一分钱不留的,那种榨干现金每一滴油水的感觉还是美滋滋的。

  其中最要命的是基金经理准备头寸,也就是准备好现金。该卖债券卖债券,该借钱借钱,反正要在规定时间内把现金准备好。

  一般来说,股票型基金都要3天左右才会到账。一般的基金还会设置巨额赎回条款,以作为对自己的一种保护。

  一般来说,货币基金抱住一家或多家银行的大腿们,客户有了快赎申请后,银行先把钱垫付了,先给到客户,然后基金经理有了钱之后,再把钱还给银行。相当于银行给货币基金做了一笔过桥贷款。当然啦,银行也不是活雷锋,这种垫资都是要花钱的。钱从哪儿来呢?你当基金公司收管理费是干嘛用的?

  货币基金流动性那么好,但是提供这种流动性对基金公司可是个压力很大的事儿。尤其是到了季末年末,随便一只基金规模上下个30%都是家常便饭,十分酸爽。要是银行存款被这么搞,就叫挤兑了。一年给你来四次挤兑,刺不刺激?

  资金端就是尽可能稳住金主们,让大家不要砸场子。但是说实话太难,我想赎回产品你还敢拦我?尤其是很多货币基金的大买主都是银行、保险等金融同业机构,到了年关,自己那边流动性都扛不住了我还管你基金公司死活。另一方面,虽然基金一般有“巨额赎回”条款(就是某天赎回量太多了,管理人可以拒绝一部分赎回申请,以降低流动性压力),但是我很少见哪家基金公司触发过巨额赎回条款,那样相当于告诉全世界“我被挤兑了!我流动性出问题了”,乖乖,信不信第二天直接被赎光?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