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pthread_mutex_t

时间:2019-08-07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我并不假定你会使用Linux的线程,所以在这里就简单的介绍一下。如果你之前有过多线程方面的编程经验,完全可以忽略本文的内容,因为它非常的初级。

  首先说明一下,在Linux编写多线程程序需要包含头文件pthread.h。也就是说你在任何采用多线程设计的程序中都会看到类似这样的代码:

  当然,进包含一个头文件是不能搞定线程的,还需要连接libpthread.so这个库,因此在程序连接阶段应该有类似这样的指令:

  当你的程序调用了这个接口之后,就会产生一个线程,而这个线程的入口函数就是start_routine()。如果线程创建成功,这个接口会返回0。

  start_routine()函数有一个参数,这个参数就是pthread_create的最后一个参数arg。这种设计可以在线程创建之前就帮它准备好一些专有数据,最典型的用法就是使用C++编程时的this指针。start_routine()有一个返回值,这个返回值可以通过pthread_join()接口获得。

  pthread_create()接口的第一个参数是一个返回参数。当一个新的线程调用成功之后,就会通过这个参数将线程的句柄返回给调用者,以便对这个线程进行管理。

  pthread_create()接口的第二个参数用于设置线程的属性。这个参数是可选的,当不需要修改线程的默认属性时,给它传递NULL就行。具体线程有那些属性,我们后面再做介绍。

  注意,我说的是可能有这样的结果,在不同的环境下可能会有出入。因为这是多线程程序,线行代码被执行。

  我们回过头来再分析一下这段代码。在第18行调用pthread_create()接口创建了一个新的线程,这个线程的入口函数是start_thread(),并且给这个入口函数传递了一个参数,且参数值为10。这个新创建的线程要执行的任务非常简单,只是将显示“This is a thread and arg = 10”这个字符串,因为arg这个参数值已经定义好了,就是10。之后线程将arg参数的值修改为0,并将它作为线程的返回值返回给系统。与此同时,主进程做的事情就是继续判断这个线程是否创建成功了。在我们的例子中基本上没有创建失败的可能。主进程会继续输出“This is the main process”字符串,然后调用pthread_join()接口与刚才的创建进行合并。这个接口的第一个参数就是新创建线程的句柄了,而第二个参数就会去接受线程的返回值。pthread_join()接口会阻塞主进程的执行,直到合并的线程执行结束。由于线返回给系统,那么pthread_join()获得的线。输出结果“thread_ret = 0”也证实了这一点。

  我们首先要明确的一个问题就是什么是线程的合并。从前面的叙述中读者们已经了解到了,pthread_create()接口负责创建了一个线程。那么线程也属于系统的资源,这跟内存没什么两样,而且线程本身也要占据一定的内存空间。众所周知的一个问题就是C或C++编程中如果要通过malloc()或new分配了一块内存,就必须使用free()或delete来回收这块内存,否则就会产生著名的内存泄漏问题。既然线程和内存没什么两样,那么有创建就必须得有回收,否则就会产生另外一个著名的资源泄漏问题,这同样也是一个严重的问题。那么线程的合并就是回收线程资源了。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