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创造高收益·贰》读后感

时间:2025-04-26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这本我看了一下时间,大概就用了4个小时多点差不多看完,因为想着出门前把近几日看完的4本还回去图书馆,所以查了下,发现今天是17:30关门,明天按惯例是周一休息日,后天开始放假,所以今天不去就得等年后了。

  但是车库的入口已经撤了不给进,赶紧走楼梯跑着去了一楼正门,保安还要拦我,讲了一下只是还书,于是他也就让我进了。

  还完书想着看看电影的,结果搜了下《帕丁顿熊3:秘鲁大冒险》与《狮子王:木法沙传奇》都要40块钱左右,犹犹豫豫着想到还不如去逛下街。

  这俩片子都不是那种我认为最好在电影院看的,所以还是打算等《美国队长4》吧,而且我没想到上映那么久了居然还普遍都要40块......

  逛街逛了不到一个小时,停车费都没到缴费时长就走了,因为也没啥可买,也没啥可逛,街上说冷清倒也不至于,但要说热闹吧,也挺牵强。

  服装店、鞋子店,看来看去也都是那么些款式,好像该买的都有了或者有过,不该买的,依然还是不该买。

  回来后开始给家里的植物换水、贴对联,边做着家务边放短视频,外面的树叶被风吹得沙沙沙地响,终于开始冷咯!

  9、一个企业的成长取决于企业领导者的气量与心胸,如果领导者心胸狭小的话,这个企业也绝不可能获得发展壮大。

  12、领导者的十项职责:1)明确事业的目的和意义,并向部下明示;2)揭示具体目标,与下属共同制定相应计划;3)心中要保持强烈的意愿;4)付出超于常人的努力;5)具备坚强的意志;6)杰出的人格;7)不管遭遇任何困难也绝不放弃;8)对待下属要有关爱之心;9)不断激励下属士气;10)永远保持创造性。

  看这本书的过程我不断在思考这个问题,电视剧里看到的沉万三也好、胡雪岩也好,形象都蛮正面的,应该不能归类到更加逐利那一方的商人。

  商业行为不为利润当然是不可能的,办企业也不是为了做慈善,不盈利的企业也是可耻的,不过,出发点或者过程里到底是以利他还是逐利,这就有了很大区别。

  其实,连我自己这边也不是很分得清,毕竟,小微企业的老板很多人的初衷就是反正都是打工,给别人打不如给自己打。

  逐利也好、利他也好,在我们这类企业身上,是很难说明的,或者换句话说,是我们的境界并没达到这一层级。

  由此,我想了一下,看来真要想经营好一家公司,可能接班的人会比自己创业要来得更加艰难,毕竟,这些人大多都是从小相对衣食无忧的人,到了一定年龄阶段开始掌管上一代人传下来的企业时,一下子要面临很多问题的话,他们的处境,并不会比那些初创型企业的老板好上多少。

  比如案例里的好几个,都需要自己亲自去一线向工人讨教,同时也要比这些工人付出更多,来换取他们的尊敬与认可。

  不单是自己要努力尽快熟悉产品、流程、工人等,这类接班的企业里,一般都会有父辈的功臣,这些人资历深、职位高、追随者多、同时也可能顽固不化,无法接受新的事物。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规划,如果不换掉这些人,企业的发展就会停滞不前,但若换掉,又会寒了人心,怎么做都难。

  所以说,如果单纯吃老本儿的话,当然有个富一代的父母是好事,大不了就就挥霍完,让自己的下一代重回起点。

  结合我前面7个月的甲方经验来看,我深以为这家企业之所以一直维持1个亿左右的产值无法上升,跟老板本人有很大很大的关系。

  因为他的这家企业就是属于人心不齐,团队凝聚力极其糟糕,老板自己也知道,但似乎也不知道从何处下手去管理。

  甚至有时候,从他的言谈举止里,会发现他好像还在享受这种各部门之间互相争吵、推卸责任的现状,大有坐观二虎斗的架势。

  整7个月里,我尝试了很多次讲企业文化,讲团队,可是放假最后一天的争吵来看,并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很多管理者跟我说,在他们那边做事,久了久了会发现没有希望,因为很多事情想做好,却没办法做好,他们想去改变些什么,却发现很多东西根深蒂固,根本推不动。

  咱也不知道,如果老板亲自下场来管,是不是真的就不行?就我对他的了解来说,他是绝对可以的,虽然他很善变,甚至朝令夕改、思维极度跳跃,可他本人的觉悟跟高度是有的。

  一个老板不认为团队团结才对企业有益,不认为企业文化很重要,哪怕表面上装一下都不肯装,我也不知道改怎么帮他了。

  我还是挺希望能改变的,毕竟也是2018年到现在的交情了,马上7年时间了,他们能壮大也有助于我的事业发展,哪怕与我无关,我也希望看到他们更上一层楼。

  总结,案例型的书,还是值得一看的,至少说,看了没坏处。这本书里面,案例的企业规模至多也就是千人,因此,虽然已是10+年以前出版的,也推荐一看。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