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有关无法停止对你的爱网友是如何评论的!

时间:2023-03-16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如今,随着智能汽车硬件设备的强大和驾驶理论系统的成熟,汽车自动化水平越来越高。自动驾驶技术也逐渐变得成熟,已成为与电动化、节能化并列的汽车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然而受限于复杂道路、各地区法律法规以及伦理困境等,自动驾驶还未达到完全普及水平,因此行业内将自动驾驶进一步区分,分为L0-L5级,L5级是完全自动驾驶。现阶段,L3级及以上的自动驾驶全场景应用尚处于初期,因此大部分用户对于L2以及L2+级别的辅助驾驶有了更进一步的追求。人机共驾模式是当前车企给出的一个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但不同车企对驾驶辅助的理念阐述有所区别。

  以Model 3为标杆的新势力代表,开拓了一个以视觉为基础的智能驾驶。在辅助驾驶开启状态下,机器具备优先“驾驶权利”,而在人为介入时,系统则会默认退出,需要驾驶者再次重启。这意味着需要驾驶者时刻观察环境变化,在长途巡航下,势必会增加驾驶者的压力。

  也有一些车企选择了与特斯拉不同的路线,保留了人作为决策的第一标准,兼顾安全性与智能化。例如,上汽大众的辅助驾驶方案所体现的“人机共驾”理念,就最大程度地保留了驾驶者作为决策者的第一标准,在智能驾驶尚不成熟的当下,给予驾乘者安全感。

  这个理念伴随着L2的优化后逐步呈现出新的优势。无论何时何地,都是人机共驾。也就是说当辅助驾驶系统开启时,人为可以随时介入,包括打灯变道、人为提速、控制方向盘等行为,系统始终保持预备状态。在人为完成调整后,辅助驾驶系统又重新开始工作。这样,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取得车辆的控制权,而不是将控制权交给计算机和算法。这也更贴合L2 级辅助驾驶对于责任的划分。

  以上汽大众ID.4 X为例,其接管机制就较为流畅,能最大程度保留人为控制方向盘的权力。当驾驶者介入时,方向盘不会像Model 3那样需要与机器博弈,也不会出现人与机器“抢夺”方向盘的行为,在驾驶中,特别是在长途巡航中,不至于让人“心惊胆战”。

  对用户而言,不论驾驶辅助如何方便,安全仍是他们考虑的第一要素。一向把“安全”放在首位的上汽大众便深谙这一道理。比如ID.4 X配备的IQ. Drive L2级驾驶辅助系统,包含ACC自适应巡航系统、Front Assist前部辅助系统、Lane Assist车道保持系统、交通标志识别等全方位安全辅助,在安全性上面,给驾驶者提供诸多照顾。

  此外,ID.4 X全身上下共有5个摄像头、12个超声波雷达和3个毫米波雷达,这些都作为其驾驶辅助系统感知外界环境、传输信息和做出判断的基础部件。具体来说,5个摄像头可以360°展示外界环境;超声波雷达可以检测周围物体的距离,应用在倒车预警、自动泊车入位等场景上;毫米波雷达探测的距离更长,对行人和车辆的感知更敏感,通常用于自适应巡航等功能上。这些智能硬件的存在,为ID. 4X的驾驶安全性提供了更多保障。

  据了解,在中保研C-IASI测评中,ID.4 X曾以98.2%的高得分率通过“辅助安全”指数测评,这也是对上汽大众“人机共驾”辅助驾驶理念的一种肯定。

  科技的不断发展,让汽车不再是简单的代步工具,汽车智能化的升级可以为用户带来更加优质的出行体验。当我们听到“自动驾驶”时,常常会自动带入智慧、强大的形象,而正在进化中的自动驾驶,远没有那么强大。在它的进化中,我们需要经历漫长的“人机共驾”阶段。

  不管处于自动驾驶的哪个阶段,驾驶者都应该拥有控制和接手系统的权力。当遇到特殊情况时,越流畅地切换驾驶权,驾驶的安全性也就越高。这方面,从传统汽车时代走过来的老牌车企,或许做得更稳妥一些。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