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15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汉能从此翻开了新的一页。”6月12日,汉能移动能源控股集团(以下简称“汉能”)创始人、董事局主席李河君再一次站在舞台中央,宣告汉能的“回归”。
以往出席重要场合,灰色格子西服、黄色领带经常是李河君的“标配”。而这一次,在汉能私有化回A答谢会上,他身穿白色衬衫,显得轻松从容。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已过“知命之年”的李河君拿起水杯抿了几口茶,笑称自己是80后。这种穿衣风格和如释重负般的神态变化,似乎释放出一个信号:汉能已然焕然一新,薄膜太阳能王者重新归来。
《中国经营报》记者在答谢会上获悉,汉能回A实行“三步走”,预计年内完成资产重组、引入战略投资者及提交上市申报材料,科创板和主板都在汉能的考虑之中。
作为一家新能源高科技企业,汉能一直被外界视为薄膜太阳能领域的“王者”,其市值一度超过3000亿港元。李河君表示,汉能此次创造性地提出“股换股”方案,响应国家号召回A,圆满完成私有化,这对汉能来说是一个新的起点。
2018年10月23日,汉能方面表示,鉴于汉能薄膜发电停牌已经超过三年,出于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保护,决定对持有上市公司股票的所有投资人发出私有化建议,私有化之后公司拟在国内A股上市。
根据汉能私有化方案,汉能薄膜所有独立股东此前持有的汉能薄膜发电股份,将按照一比一的比例,被兑换为SPV股票。A股上市完成后,独立股东将通过SPV公司持有A股上市公司股份,实现股份价值解封兑现。
汉能薄膜的港股之旅充满曲折。从2014年成为首批沪港通标的后,因为股价高歌猛进引发做空机构恶意做空。此后,汉能薄膜经历了被外界质疑、遭证监会停牌调查、与证监会持续沟通达成共识、创造性地提出私有化方案,获得证监会认同理解与支持下批准发布、共同完成资本市场开创性案例。外界普遍认为这是香港监管机构继“同股不同权”变革后,香港资本市场的再一次重大创新。成功私有化,是汉能和香港证监机构在平衡各方利益与预期,并通过监管法律严格审批后的结果。这一结果一扫此前笼罩在汉能头上的信息披露、市场操纵、虚假交易阴霾,表明汉能并未触碰法律层面的原则性“雷区”。
“我投资汉能已有差不多10年,当初以很低的价格买入,之后股票价格一路上涨,我的心情也跟着高涨。突然有一天,汉能停牌了,那一刻我的心似乎也停止了跳动,很担心。”香港股东吕志华对投资汉能记忆犹新。“几个月前,我突然看到汉能发公告,宣布要私有化回A的消息,感觉一下子看到了希望。”吕志华觉得自己就像古代的“塞翁”,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未来自己应该会很有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