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36氪首发 掘金RPA百亿新蓝海弘玑Cyclone获DCM、源码

时间:2019-06-14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36氪了解到,近日国内数家RPA公司已完成或即将完成融资,且2019年营收也将比2018年增长3倍以上。无论是否出手,一线投资机构基本都看了一圈RPA。

  弘玑Cyclone是目前国内资本市场最看好的RPA企业之一,近日已完成DCM中国、源码资本千万美元A轮融资。

  近日我们采访到了弘玑Cyclone的CEO高煜光,详细聊了聊,RPA为什么在最近火起来?哪些场景增长最快?行业竞争格局如何?竞争关键点在哪里?壁垒在哪里?行业天花板有多高?未来更大的想象空间在哪里?

  简单的理解,RPA是一套智能化软件,能够按照预先编辑好的规则,模拟人工在各类软件界面进行操作(点击、复制、输入等),完成大量“规则固定,重复性高”的工作,解放人力、提高效率、减少出错。

  相比于过去通过API接口、系统集成或者二次开发的方式,RPA最大的特点是无需费时费力获得各类软件的API,无需基于API进行专业开发,能够直接基于UI界面元素或图像人工智能的操作进行自动化流程设计,从而实现快速、低成本上线,适应客户敏捷性改变的业务需求。

  2015年,在华的外企已经把海外的RPA产品引入中国,2017年下半年,国外会计师事务所和咨询公司推了一波RPA,主打财税机器人,银行客户对RPA开始有概念了。

  再经过2018年的市场教育、产品打磨迭代,到2019年,RPA无论在客户接受度还是产品成熟度上,都有了大幅提升,这是RPA在2019年能快速增长的市场客观背景。

  另一方面的“火”则体现在资本市场。美国RPA创业公司UiPath在5月宣布完成5.68亿美元融资,估值达70亿美元。在企服、to B,甚至更大的创投环境中,普遍缺乏“风口”和好项目的2019年,UiPath的快速增长成了资本押注RPA的一针强心剂。

  RPA目前在国内市场发展阶段的广泛使用场景是“规则固定,大量重复”的工作,例如财税账款处理、费用报销处理、贷款审批、货单处理、信息录入、计算、逻辑规则判断等,弘玑Cyclone目前在财税、人力资源、供应链、生产、运行、审计等领域都有丰富的场景落地。

  行业和客户画像上,弘玑Cyclone核心在金融行业,以及其他中大型国企、央企、上市公司落地。其中金融占比明显,包括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企业,原因在于金融企业的业务流程由于监管同质性较高,企业IT成熟度高,且需求和应用场景丰富,可以短时间迅速给客户带来收益。

  RPA的产品架构通常分为3层:机器人,设计器,管理平台。其中设计器是一个自动化流程设计工具,机器人则按照设计器设计好的流程,模拟人的方式进行自动化操作。管理平台则是整体运维管理工具,负责调度管理多个机器人、分析运维等。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