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1-20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大骨节病是一种变形性骨关节病,也是一种长期侵害人民群众健康的地方性疾病。这种疾病主要在某些地区人群的青少年时期多发,一旦发病,终生残疾,并导致患者丧失劳动能力。因为发病机理尚不明确,导致存在这类疾病地区的人民群众对其存在一种恐惧感,对当地社会稳定和发展有极大负面影响。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大骨节病的防治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通过常年的预防项目干预,目前大骨节的发病率已经控制在千分之三以下。进入新时代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实行了一系列地方病防治举措,改水、换粮、补硒、实施易地搬迁,发放儿童营养包,强化监测,有力遏制了大骨节病新发病例的发生。经过临床医学专家的不懈努力,该病从“可防不可治”逐步进入了“可防可治”的阶段,可以说,这是新时代中国地方病防治工作取得的巨大成就之一。
西藏是大骨节病的高发区,地处横断山区的昌都地区最为严重。近年来,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把大骨节病防治上升到了维护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健康西藏建设和乡村振兴的高度来协调推进,制定印发大骨节病患者救治救助行动方案,把大骨节病纳入政府大病专项救治病种范围,明确在西藏开展大骨节病膝髋关节置换手术费用全免。
在国家卫生健康委的指导下,由北京大学骨关节病研究所和北京厚爱关节健康公益基金会发起的项目,组织全国知名骨科专家多次到西藏开展大骨节病筛查工作,并研发出了手术治疗方案。通过人工关节置换等手术,帮助大骨节病患者重新站立起来了,并且显着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帮助患者重返社会生活与生产活动,为患者家庭减轻了照料负担。
在西藏自治区,大骨节病已经连续5年“零新发病例”,通过手术治疗,现症病人数量也大幅减少,成为雪域高原上将要绝迹的一种疾病,彰显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新中国成立75周年,央视《生命线》栏目特别奉献系列节目《远去的疾病》,观众可以在其中的第三集看到,通过大骨节病防治工作,当地探索出了真正有效的“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工作机制。
在西藏自治区探索出的针对大骨节病的工作经验应该宣传和推广,这既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的成功实践,也为全国其他地方病治理工作新思路提供一些启迪。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着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在昌都,不出远门看名医是当地人长久以来的心愿,也是天津援藏工作永不停歇的奋斗之路。[详细]
30年来援藏工作开展情况发布会22日在拉萨召开。发布会通报了30年来干部人才援藏工作的开展情况。[详细]
2024年5月25日,西藏大骨节病防治工作交流研讨会在北京成功举办。大骨节病的病因有哪些?典型症状是什么?中新社记者邀请专家详解。[详细]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京(2024)000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