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1-08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1976年1月8日上午9时57分,病重的周总理在北京解放军305医院不幸去世,享年78岁。得知周总理去世的消息后,一位中年人痛哭流涕,摇头叹息道:“周总理的病是可以治好的,但是他放不下工作啊!”这个中年人就是周总理的专职保健医生——张佐良。
在十年的中南海行医工作期间,张佐良曾在笔记里多次感叹,周总理太辛苦了,工作太拼了,严重缺乏休息。
张佐良,1932年生于上海,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医疗系,毕业后在北京、河北等地从事医疗工作,有着非常丰富的内科临床经验。
等到张佐良到达中南海之后,经工作人员介绍,张佐良才明白他是要担任周总理的保健医生,这时的张佐良激动兴奋,深呼吸一口,跟随着工作人员走进了周总理的办公室。
长久以来的战争和艰苦生活,消耗着周总理的身体,从1960年之后,周总理的身体就出现了很多问题,为了周总理的健康着想,组织上特地聘请专职保健医生,为周总理调养身体,张佐良这才来到周总理身边工作。
听见门外有人走动,正在办公的周总理从一大堆文件中抬起头,看见门外站着一个30多岁的男子,便微笑地招了招手,让他进来交谈。
刚开始,张佐良很是拘谨,一句话打一个:“报告”!周总理也被他的严肃紧张逗笑了,告诉张佐良:“我们就聊聊家常,不要紧张”。在周总理的安抚下,张佐良渐渐不那么紧张了。原来,张佐良也是一个苦命的人,小时候父母因为战争双双去世,是解放军把他培养长大,张佐良努力学习,16岁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后来考上了大学,成为一名医生。
听了张佐良的介绍,周总理点了点头,亲切地说道:“我身体很健康,没什么问题,大姐身体不太好,小张你照顾好大姐就可以了。”张佐良向总理保证,一定会好好完成任务,照顾好周总理和邓颖超女士。就这样,张佐良通过了面试,成为周总理的保健医生,主要负责周总理的饮食、保健、身体健康。
认真负责的张佐良先是依据周总理的健康报告制定出饮食和作息计划,然而,在周总理身边工作后,张佐良才发现,周总理的工作强度太大了,
张佐良也亲眼目睹并记录了周总理从患病到离世的全过程,写下《周恩来的最后十年:一位保健医生的回忆》一书。在书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周总理人生最后的十年。
周总理每天工作到凌晨两三点,回卧室的时候还要拿上一摞各地发来的重要文件回卧室,临睡前还不放心,一定要做些批注才肯入睡。
等到第二天一大早,周总理就起来开始工作。平时还好,要是有突发事件或者外宾来访,周总理就更忙了,有时候忙的中午饭都要在车上吃。张佐良也隐隐约约的为总理健康担忧,长时间熬夜,得不到休息,对于一个60多岁的老人来讲有着很大的健康隐患。为了缓解周总理的疲惫,张佐良只能调些中药,从饮食和医药上弥补,调整周总理的身体。
1967年2月,在一次例行体检上,张佐良偶然发现了周总理的心脏出现了问题,已经患上了心脏病,而且情况并不乐观。
病情确诊后,毛主席和周围很多人都很关切周总理的病情,大家也建议周总理外出疗养一段时间,但周总理还是执意工作,表示休息还是过段时间再说吧。要知道那时国内国外的局势都不是很稳定,中国和苏联关系出现裂痕,美国又鼓吹加大对华封锁政策,毛主席、朱老总的身体也不是很好。这时的周总理重任在肩,是大家的主心骨,让他放下工作去外地疗养,他哪能放得下呢?周总理一再坚持自己身体没有问题,看到邓颖超女士和很多总理身边的工作人员都很难受,
患上心脏病后的周总理在两个月内,一共接见群众代表58次,接见中央、地方、军队各部负责人92次。
劳累过后,周总理往往会出现胸闷气短的情况,张佐良医生和护士们则每天为周总理按氧气,让周总理吸氧。
据张佐良回忆,1972年9月,周总理接连发生多次心绞痛,脉搏也特别快,从心电图上可以看出来,这与动脉供血不足有关,长期的过劳工作让心脏造血功能出现了问题。
中南海和北京解放军305医院的专家共同为周总理会诊,大家一致认为,周总理的心脏病很是严重,需要严重注意。
1972年,中美关系出现好转,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和尼克松总统先后访华。周总理忙前忙后,工作强度更大了。在中外媒体的镜头前,周总理风度翩翩,和尼克松等人谈笑风生,完美地展示了中国领导人的风采,向美国展示了中方的态度和原则,又表达出双方互惠合作的美好意愿。
原来,就在周总理的心脏病还很严重的时候,一件更让人难过的事情发生了,周总理发生便血的现象,张佐良不敢大意,马上建议周总理进行更全面的检查。结果经检查,周总理尿液异常,有4个红血球,
得知这个情况后,周总理的老部下,亲人朋友们都很伤心,可周总理倒很平静,和以前一样工作,工作甚至更繁忙了。1973年,周总理出现了大量便血的现象,病情又加重了,外表看上去瘦了很多,平日的精神头也渐渐不足,
1974年5月,病重的周总理不得不离开中南海,前往北京解放军305医院进行住院治疗。为了不耽误工作,周总理让秘书把办公文件带到医院,在医院成立办公室。一次,周总理在手术前还在向大夫李冰询问云南锡业公司矿工肺癌的情况,可见,周总理在病重时还在关心着人民。
1975年11月份,经历了多次手术的周总理,身体已经很难康复,甚至不能吞咽进食,只能通过鼻饲管和点滴输送营养物质维持生命。12月份,周总理也已不能正常排便,医生们只能为他安装人工肠道,帮助排便。
由于多次手术,此时总理的腹部也出现了感染,有很多处发炎溃烂,腹腔内存留着积液,医生们只能在总理身上插管,将体液排出体外。
并且,癌症带来的病痛折磨着周总理,普通的止痛药根本无济于事,年轻时周总理一向坚强,生病受伤时从不向人诉苦,怕给别人带来负担,
但生命即将走到尽头的几个月中,周总理依然为医护人员着想,一直到了实在难以忍受的时候,便喃喃的跟医生们说道:“张大夫,我想哼哼两声行吗?实在受不了了。”
此后,周总理再也没有下过病床,渐渐陷入昏迷。1976年1月8日,周总理离世,贴身医生张佐良痛哭地说道:
“如果周总理能放下工作,他的病是可以控制好的。”是啊,周总理的病完全是累出来的,一心为人民的周总理不肯放下工作,就是为了共和国的建设啊。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