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深圳大梅沙海水浴场粪大肠菌群超标单日人流量高峰达11万人次

时间:2024-08-15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8月13日,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以下简称“监测中心”)发布了最新一期对部分海水浴场的水质监测结果。其中,深圳大梅沙海水浴场等3个海水浴场水质为差,主要超标因素为粪大肠菌群含量较高。

  监测中心表示,水质评价指标包括粪大肠菌群、漂浮物、溶解氧、透明度、石油类、色、臭和味以及赤潮发生情况。水质等级为“差”,则判定海水浴场环境不适宜游泳。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监测中心自6月起发布“2024年部分沿海城市海水浴场水质周报”,截至目前已发布21期。除浴场关闭未作监测外,大梅沙海水浴场共有11次水质状况被评价为“差”,理由包括粪大肠菌群含量较高、存在大量漂浮物。深圳大鹏湾下沙海水浴场也因粪大肠菌群含量较高,有3次水质状况被评价为“差”。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官网也披露了同样的监测结果。

  有研究指出,粪大肠菌群来源于人和温血动物粪便,是水质粪便污染的重要指示菌,代表水质受污染的程度,是综合评价城市污水,尤其是生活污水污染的重要指标之一。目前,世界卫生组织以及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以粪大肠菌群作为水质粪便污染指标菌。

  云南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正高级工程师王崇礼告诉记者,粪大肠菌群短时或轻微超标不足以立即造成游客群体明显不利影响,但要依法依规预警防范海水环境恶化。如果发现海水养殖或海产品加工违规异常作业、岸上污水处理厂超标废水排放或者部分企业偷排漏排废水现象,职能部门必须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深圳大梅沙海滨公园位于深圳东部盐田区,历来是市民休闲打卡热门地。据深圳卫视7月中旬报道,暑期以来,大梅沙海滨公园共接待游客75万人次,单日人流量高峰达到了11万人次,日均客流量同比增长12%。

  8月14日下午,记者通过电话联系大梅沙海水浴场运营方深圳市大梅沙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试图了解更多情况,接线工作人员表示,其未接到相关通知,对此事暂不了解。随后,记者又致电深圳市生态环境局盐田管理局,工作人员表示个人不方便解释,之后区委宣传部将对此进行回应。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