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九一三事件后北京卫戍区如何保卫中央?吴忠:切断与总部的联系

时间:2024-06-07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1971年9月的一天,毛主席乘坐专列返回北京,停靠在北京丰台车站。在列车上,他召见了北京军区、北京市和北京卫戍区的领导人李德生、吴德和吴忠等人。

  谈话中,毛主席对在座的领导们说了一些意味深长的话,并向大家询问了各自管辖范围内的一些情况。听了毛主席的问话,吴忠想到了一些什么,便补充了一句……

  1968年5月,吴忠被任命为北京卫戍区第一副司令员,正式来到北京卫戍区,协助司令员温玉成工作。

  1970年5月,因工作需要,北京卫戍区司令员温玉成被调往成都军区,担任了成都军区的第一副司令员。

  在经过慎重思考后,毛主席选择了北京卫戍区第一副司令员吴忠,担任北京卫戍区司令员。此后,吴忠便负责起了起拱卫京畿,保卫毛主席和中央机关的重任。

  在任职北京卫戍区司令员期间,吴忠忠于毛主席,忠于党,忠于人民,一切以毛主席的指示为办事原则,开展工作。在吴忠的心中,毛主席给予的信任,绝对不能辜负。

  在谈话中,毛主席对在座的人意味深长地说:“要搞马列主义,不要搞修正主义;要团结,不要分裂;要光明正大,不要搞阴谋诡计。”

  1921年10月,吴忠出生在四川省苍溪县。他的父亲是一位有名的教书先生,在当地十分受人尊敬。在母亲的勤俭持家下,日子过得比较殷实。相比于许多将领来说,衣食无忧的吴忠,童年过得还是十分开心的。

  1930年的一天,吴忠像往常一样,放学后回到家中。然而,这次回来后,家里的情况与往日不同,映入吴忠眼帘的,不再是那个温暖的家,却是一个狼藉的屋子。

  原来,就在上学去后不久,一股土匪便来到了村里,他们像饿狼一样地冲进吴忠的家里,抢走了家里所有的金银首饰和值钱东西。

  按理说,家里被土匪抢了,那应该报官吧。谁知道,驻防在小龙山的四川军阀田颂尧的一个营长,不思为民做主,却带着一个排将吴家包围,硬说吴家串通土匪,开出了一张1000块大洋的罚款,并让吴家限期缴清。

  吴家先被土匪抢劫,后被官兵罚没,可以说是祸不单行。为了缴纳罚款,吴忠的父亲只好将家里的房屋财产全部变卖,又借了不少外债,才算把钱凑齐。就这样,好好的吴家,几天之内变得一贫如洗,生活也陷入了困境。

  在亲眼目睹了家里的变故后,旧社会的黑暗深深地烙印在了9岁的吴忠心里。在后来的三年里,吴忠虽然也在私塾读书,但不再像原来那样天真活泼。他的性格逐渐变得勇敢、倔强起来。

  将仇恨压在心底、性情刚烈的吴忠,特别喜欢行侠仗义的英雄,总是梦想着自己也能像一个侠客一样,锄强扶弱,专打土匪和军阀。

  1933年,12岁的吴忠突然得到了一个消息:有一支戴着红五角星帽子的队伍,专门打击土匪和田颂尧的军阀部队,还把得到的土地分给穷人耕种。大家都说,这支部队叫做红军,是专门为穷苦百姓打天下的。并且,这支部队很快就要来小龙山了。

  在私塾苦读的几年里,吴忠学习了不少文化知识。在听说了红军来到的消息后,心里十分高兴,他决定要弃学从戎,实现自己的梦想。

  几天后,红军来到木门镇,宣传革命道理,招收新兵。在简单地吃了口饭后,吴忠放下碗,和二哥一起前往离家不远的木门镇。在招收红军的门口,兄弟俩怀着激动的心情,排好队,等待着报名。

  吴忠兄弟俩刚刚排上队,后面就又排了好多人。过了好一会儿,长长的队伍才往前走了一截,终于要轮到他们了。

  很快,年长吴忠好几岁的哥哥,便顺利报上了名。轮到吴忠的时候,负责登记的红军战士,上下打量了一下吴忠,问:“你多大了?”

  吴忠生怕人家多问一句,连忙说:“12岁了,我要报名,参加红军,打土匪,打军阀!”“不行,你太小了!以后再说吧。”负责登记的红军战士说。吴忠急了,大声说:“我不小,你就收下我吧,我想当红军!”

  由于他的声音很大,很快便引来了负责登记的干部,那个干部心里知道,参军就有牺牲的可能,吴忠太小了,不忍心让他参加,便劝他回去。

  谁知,吴忠一看红军不收他,当即便急哭了,边哭边说:“在家的时候,我整天练武,为的就是参加红军,好打棒老二和田颂尧。如今,我从家里跑出来投奔红军,你们怎么能不收呢?”

  最终,在众人的劝说下,那个干部才将吴忠收下。就这样,吴忠便参了军,成为了红四方面军第11师33团2营4连的一名新兵战士。

  就在吴忠参军后不久,便赶上了空山坝反击战。在这次战斗中,吴忠所在的33团是的主攻团,徐向前亲自向团长程世才交代了作战任务,要求33团穿过深山老林,隐蔽穿插到敌军战线的翼侧,向敌人发起突然进攻。

  在行军的途中,赶上了倾盆大雨,后来山洪爆发,山坡上泥水横流。为了照顾小吴忠,连长让吴忠只负责宣传鼓动战士们的任务。然而,在这天晚上,看到战士们都在砍树的时候,吴忠也加入了进去,他一边砍树,一边鼓舞战士们的士气。没成想,就在吴忠干得十分起劲的时候,脚下一滑,身体摔倒在泥水中。在泥石流的包裹下,小吴忠摔下山坡,向山涧里滚去。

  好在,吴忠的命够大,在滚下山涧的过程中,被一棵大树给挡住了。然而,重重的碰撞,还是将他撞晕了过去。待到醒来的时候,他听到了前面的枪声。于是小吴忠循着枪声的方向,向前爬去。

  在爬了一会儿后,正好遇到了奉命潜伏的自己的部队。战士们看到吴忠回来,都十分高兴。随后,空山坝反击战开打,红军大获全胜。

  不久后,红军红四方面军扩编,吴忠被提拔为扩编后的第90师268团2营4连的排长。就是在这一年,他才把自己的名字改为吴忠。寓意自己要一生永远忠于党、忠于红军、忠于人民。

  1934年,吴忠参加了万源保卫战和黄猫垭战斗。尤其是在黄猫垭战斗中,吴忠差点儿就成为了烈士。

  在这场战斗中,红军第90师受命阻击田颂尧部1.7万余人的精锐部队。在战斗中,敌人向红军疯狂进攻。在武器装备远好于红军的情况下,敌人突破了红军的防线,进入红军阵地。

  敌人上来后,吴忠抡起发烫的机枪,就砸向了敌人。看到排长已经冲了出去,战士们受到鼓舞,纷纷站起来,向敌人杀去,双方在黑暗中杀成一团。

  就在冲锋的时候,吴忠的腿一软,摔倒在地上。他顺势摸了一下大腿,发现是血,才知道自己受了伤。他赶紧向旁边一滚,趴在了灌木丛中。

  随后,吴忠熟练地解下绑腿,将腿包扎好。在腰里取出两颗手榴弹,拧开保险盖,准备与敌人同归于尽。

  很快,有几个敌人抬着一挺机枪,朝着吴忠的方向走了过来。他们看了看满身是血的吴忠,还以为是一具尸体,便一脚将吴忠踢到一旁,将机枪架了起来。吴忠忍着疼痛,硬是没吭一声。

  就在这时,红军开始反击。在团长熊德成的带领下,英勇的红军战士抡着大刀,向敌人冲了过来。吴忠看到时机已到,将手榴弹拉火后,扔到架好机枪的敌人跟前。看到敌人被炸死,吴忠滚到机枪旁边,调转枪口,向敌人开了火。

  团长熊德成上来后,紧紧地抱着吴忠,含着眼泪大喊:“吴忠,我的小吴忠,你不能死啊!”摇了半天,见吴忠没有反应,熊德成以为吴忠已经牺牲了,只好站起来,擦干了眼泪,吩咐战士们把吴忠安葬好。

  就在战士们准备掩埋吴忠的“尸体”时,吴忠又“活”了过来。原来,吴忠因流血过多,昏死了过去。直到现在才苏醒过来。

  也就是在这一次战斗中,和吴忠一起参军的哥哥阵亡。吴忠将哥哥掩埋好,含着眼泪,在坟前呆了很久。

  1935年3月,在陕南战役结束后不久,不满15岁的吴忠,被调到30军第89师,担任师政治部的共青团书记,成为了红军的一名营职干部。5月,吴忠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全面抗战爆发后,吴忠历任了八路军总部特务团排长、副连长,晋西独立支队第2团连长、副营长,教导第3旅8团营长,鲁西军区第8军分区地区支队支队长,第5团副团长。

  1939年,吴忠调任八路军115师晋西独立支队中队长。次年,他被任命为115师教3旅8团副营长、营长,率部参加了反扫荡战。

  景阳冈,是一个英雄成名的地方。在《水浒传》中,武松在景阳冈上打虎,而成为英雄,当上了阳谷县的都头。同样,在这里,吴忠也是一战成名。

  1942年8月,冀鲁豫军区统一部署了对日寇的秋季攻势。教导第3旅8团接到命令,拔除徐楼据点,扩大根据地。

  在作战室里,第8团的作战参谋吴忠,在分析了侦察员得到的详细情报后,把眼光投向了徐楼通向阳谷县城的必经之路——景阳冈上。

  经过一番思考后,吴忠决定以8团主力对徐楼据点围而缓攻,其他部队则隐蔽在景阳冈,利用茂密的谷子地,将前来增援的日军挡住,并消灭。待消灭了支援部队后,再攻徐楼,此时据点里的士气必然十分低落,进攻起来也就易如反掌了。

  团长经过分析,认为吴忠的建议很好,便采纳了他的建议。作战计划定下来后,团长与政委带着3个连,将徐楼包围,但不进攻,等待着城里的日军来救援;吴忠则带着2个连在景阳冈设伏,待机消灭阳谷县出来救援的日军部队。

  8月5日,徐楼战斗正式打响。在地方武装的配合下,包围徐楼的部队将守敌团团围住,作出一副要强攻的架势。守敌一看,立即向城里的日军求援。这,也正是吴忠计划中的关键一环。

  得知日军出动后,吴忠决定:以1个连的兵力,埋伏在景阳冈前的郭卫陈庄,负责收拾增援的伪军,自己则率领一个连,在景阳冈上引诱日军小队。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