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1950年冬上海处决两位犯人杜月笙听后一病不起数月后去世

时间:2024-01-25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在人们的指指点点中,两名犯人被推搡着推上了公审台,在众人的责骂声中,这两名犯人最终被处以极刑,这则大快人心的消息也很快就被刊登在了报纸上。

  可没想到远在香港的杜月笙看到这则消息之后,竟然失声痛哭起来,接下来的几天时间,他的身体状况一落千丈,每天生活的惴惴不安,甚至一度住进了医院。

  他的孩子们都以为,这只是杜月笙过度悲痛,一事引起的身体不适,没想到,仅仅8个月时间,身体一直以来还算不错的杜月笙竟然离世了。

  他师从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他的思想曾深深的受到了革命氛围的影响,《新青年》、《星期评论》等进步书籍是汪寿华最喜欢阅读的书籍。

  他一直坚定的和国民党反动派对抗,带领上海的工农阶级的民众,一次次地进行罢工,和国民党进行对抗,因此得到了不少人的支持。

  作为党内的骨干人员,汪寿华被组织任命为上海总工会宣传科主任,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一些,他对待工作的态度也开始越来越认真,同时思想上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

  作为上海总工会领导人的汪寿华、刘少奇等人,都先后遭到了上海反动派的逮捕,组织只好连夜将大部分的工作人员撤出了上海,而汪寿华却作为总负责人,独自留在了这个四面楚歌的城市。

  汪寿华的这种行为自然得到了不少人的敬重,在其他人的掩护下,王守华在上海的工作进行得还算顺利,他曾多次从上海反动组织的搜捕下顺利逃脱。

  1926年,眼看时机基本上已经成熟,汪寿华当即带领着工农组织举行了三次工人起义,在上海地区引起了不小的波澜。

  汪寿华的妻子赵兰花担心丈夫的安危,时常哭着劝丈夫注意自身的安危,有什么问题一定要第一时间离开这个地方。

  汪寿华便劝她:“我要是被害了,你就做一些针线活来维持生活,千万不要哭,哭了反动派就会更加得意,你带着孩子回老家,组织会照顾你们的,你们总能生活下去。”

  第三次起义胜利之后,上海市民们聚集在街头上欢呼雀跃,与此同时,上海通过选举组建了上海特别市临时政府,汪寿华成为了政府的党团干事会成员。

  会议上,汪寿华报告了起义的整体经过,同时还提出了各种政策,其中就有收回租借,肃清反动派等,得到了全体工人代表的一致支持。

  上海的大规模大范围的工人运动了引起了蒋介石等人的反感,帝国主义和反革命势力早已经将矛头对准了汪寿华。

  汪寿华得知这件事之后气愤不已,当即向租界提出了抗议,同时再次带领工人们开始罢工,帝国主义这才不得不“妥协”,释放了原本逮捕的工人。

  可另一边,蒋介石、杜月笙等人趁着汪寿华忙于解决这件事的时候,暗中串通一气,开始了一场针对工人运动的“政变”。

  他们的手段没有帝国主义那么明目张胆,因为他们清楚,上海的革命浪潮已经到了一个高潮,如果明面上反对,势必会引起民众们的不满,届时再想要推翻上海临时政府就十分困难了。

  从1927年3月开始,杜月笙、黄金荣等人成立了“中华共进会”,他们在这个组织中活动频繁,还时常勒令青帮的人找工人们的麻烦,阻挠他们的正常工作。

  3月27日,汪寿华为了上海的工人工作,冒着极大的风险,亲自找到了蒋介石,好在这次会见是公开进行的,蒋介石虽然对汪寿华的行为感到不满,却也无法懂什么手脚。

  而这次会谈的结果,汪寿华也向组织进行了汇报,他说:“昨见老蒋,先加慰劳,他并无赞扬上海工人,我向他说了一些工人暴动的经过,他也没有太多的关注,反而要工会方面在外交工作上听从军事当局的指挥,我并没有答复。”

  双方的交谈以“不欢而散”收场,蒋介石虽然没有明说,但是这支拥有武装力量的工人纠察队,却是蒋介石的一块心病。

  4月9日,就在汪寿华为了上海的工人工作忙的焦头烂额之时,家中忽然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这个人就是杜月笙的管家万墨林。

  原来杜月笙在法租界的“杜公馆”刚刚落成,特意邀请汪寿华前往赴宴,杜月笙的措辞十分诚恳,但是汪寿华却有些犹豫。

  此时国民党对他们虎视眈眈,两党的关系更是势同水火,杜月笙和蒋介石沆瀣一气,如今邀请自己能有什么正经事?

  罗亦农却认为,当前的局势并不明朗,国民党在工人运动上已经使了不少绊子,这就说明国民党并不认同他们的做法,此时去恐怕有风险。

  快要到达杜公馆之时,汪寿华特别嘱咐他:“你在外面等着我的消息,如果我两个小时还没有出来,就及时向组织汇报,让组织派人前来营救。”

  汪寿华想也没想,就跟着进了客厅,客厅中灯火通明,杜月笙、杨虎等人早已经等候在了客厅中,汪寿华一边用客套话和对方打着招呼,一边暗中观察周围的形势。

  汪寿华眼看情况不妙,却也没有慌,而是沉着冷静地痛斥了他们的所作所为,并严正表明:“我是杜先生请来的客人,你们这样是违抗命令。”

  这些人显然是早就已经埋伏在这里的,为首的叶焯山和冯祥生不仅没有理会汪寿华的训斥,反而直接上来将其一棍子敲晕。

  杜月笙见状,一时间也有些慌了,他当即走上来向几人说道:“快把人带走,我这房子可是刚建好的,别给我弄脏了。”

  没过多久,冯祥生和叶焯山就驾驶着一辆小轿车,一路颠簸到了枫林桥旁边,将其放在麻袋中生生活埋,手段之残忍令人发指。

  这场暗杀行动来势汹汹,汪寿华连一声求救的声音都没来得及发出,就永远的离开了这个世界。他至死都不知道,这场阴谋在他到来之前,就已经谋划好了。

  在汪寿华找到蒋介石之前,蒋介石就已经拜会过了买办阶级的代表虞洽卿,并从他手中为国民党争取到了1000万大洋的军饷。

  随后,他又以极快的速度拜访了当时国民党内的各界大佬,陈果夫、陈立夫、张静江等人,蒋介石可谓是一个不落。

  汪寿华离世后的几个小时,国民党反动派就发动了震惊全国的“四一二政变”,他不再掩饰自己的野心,全国搜捕共产党员,对我党的革命工作造成了严重的打击。

  当年杀害汪寿华的罪魁祸首芮庆荣、顾嘉棠两人已经去世,而冯祥生和叶焯山两个人原本打算在上海守着自己的财产,结果被我党发现,经过公审被判处死刑。

  再说回杜月笙身上,没了家财,没了往日的威风,杜月笙在香港的日子并不好过,时常还需要为自己的吃喝发愁。

  他的孩子们在旁精心伺候,结果杜月笙还是没能熬过去,住院8个月时间后因病离世。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