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这年头连商铺都被逼成了斜杠青年

时间:2022-10-13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最新!俄罗斯警告日本:将报复;普京发声,“北溪”爆炸的受益者是美国!拜登私下提醒泽连斯基:别表现得不领情

  今年9月底,很多市民反映,南宁知名连锁蛋糕店“蒂丽雪斯”门店全部关门了。随后,国庆假期第一天,蒂丽雪斯官方公众号发布公告,确认了关店事件。

  没想到,关于蒂丽雪斯的争议声还没停,另一家连锁蛋糕品牌仟吉的公告又来了。跟前者的“暂停营业”不同,仟吉是“终止经营”。

  两家连锁蛋糕店的困境不尽相同,但至少都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当下实体店艰难的生存环境。两片落叶的背后,是凛冬已至的事实。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实体门店都在被动地等着大环境的审判,很多求生欲强烈的门店,已经主动出击,力争杀出一条活路。

  前两天中午吃饭时间,在公司附近看到一家招牌崭新的沙县小吃。走进店里,发现这开间不足4米的小店竟然两分天下,一部分卖沙县小吃,一部分卖糕点面包,两个大冰柜里还装满了待售的饮料。

  一打听才知道,这家店目前由两个不同的老板搭伙经营。沙县小吃之前开在同一条街的另一个位置,迫于房东涨房租以及生意越来越不景气的双重压力,不久前就跟面包店合而为一,组合出道。

  从此以后,这个原本纯粹的面包店就变成了——沙县小吃/面包店/酒水店。一个店铺,就这样斜杠起来了。

  以前,只有人在斜杠。一个人只要身兼多重职业,比如白天在写字楼里上班,晚上去夜市卖柠檬茶,卖茶时顺便开个直播,其个人的多重身份标签可以用斜杠符号来加以区分,如:翠花,白领/柠檬茶摊摊主/某音网红。这类年轻人,就统称为斜杠青年。

  我家楼下的商铺,在今年之前,大都做单一生意,一店一老板。但不知道从哪个月份开始,这种状态被渐渐改变了,到目前为止,有相当一部分的铺面斜杠了。

  率先斜杠起来的是那家卖啥都不便宜的水果店,他们先是让卖烧鸭、扣肉等熟食的商家加入自己的阵营,接着又吸纳了卖鸡爪、卖古早蛋糕的商家,最近,他们又开始自营了一个螺蛳粉铺。

  水果店对面的邻居,原本依葫芦画瓢地学肯德基麦当劳卖汉堡薯条炸鸡,可能是受对门的启发,后来卖点热狗、贡丸,最近更是新增了一摊牛杂、一摊糖水、一摊手撕鸡。

  还有一家“皇氏新鲜屋”,前两任老板都专注于卖牛奶蛋糕,但均在经营半年时间左右之后转让店铺黯然退场。现任老板是做得最久的,已超过一年时间。

  走进他家的店,靠墙的位置摆着冰柜,冰柜里装牛奶和饮料;货架上是面包和零食;地面上则铺满了水果、蔬菜,有时候还能看到鱼虾、生蚝。最近,隔壁的菜鸟驿站关门大吉之后,这家店又把收快递的活给揽下来了。

  有一家卖生鲜的门店,店内划了一半空间给人卖猪肉,门口位置还给了一个卖安铺鸡的摊主。安铺鸡的生意很不错,我本人每周都要买一两次,趁摊主砍鸡肉的时候,很多顾客会顺便在生鲜店里转一圈,顺手买一把青菜什么的。

  人们常说不要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现在,这些门店的做法是:不在一个篮子里只放鸡蛋,还要放鸭蛋、鹅蛋、鹌鹑蛋。

  据我观察,我家楼下,斜杠门店基本上经营的周期都比较长,而那些做单一生意的小商家,店铺的换手率相对要高不少,部分商铺甚至一年几易其主。当然了,有些门店是天然不适合斜杠的,比如一些品牌连锁店等等。

  前几天,我到一位老同事的公司拜访,到了她发给我的******,却没在招牌上找到对应的公司名称,误以为走错,因此三过其门而不入。最后,老同事来了电话,我才循声入门。

  最初,他们做的是一家广告公司,服务房地产开发商居多。但这两年房地产行业艰难,广告公司的业务也受到冲击。现在,他们不仅做地产广告,还入局其它领域,代理了一款精酿啤酒,也做新媒体数字营销。

  因此,水果店的水果生意无疑会受到影响。那么,受到影响的这部分水果生意,从哪里找补回来?给顾客提供更广的产品选择面。

  说实话,今年以来,我本人在楼下那家水果店买水果的量和频率是远远低于以往的,但是,我会偶尔在他家买两碗螺蛳粉、半只烧鸭、一块蛋糕、两斤鸡爪。这家店从我家赚的钱,估计没比疫情前少多少。

  本文为每经号作者或机构在每经APP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每日经济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每经APP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