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8-23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从2006年起,东阿阿胶的年度净利润一直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根据东阿阿胶早前提供的资料,其净利润从2006年的1.54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20.87亿元,连续12年保持正增长,且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在20%以上。但如今,这只“白马股”突然“闪了腰”。
有机构人士向记者表示,目前,东阿阿胶正处于调整期,随着市场对其价值回归预期逐渐降低,东阿阿胶的下游传统客户主动消减库存,从而对公司业绩产生一定影响。未来,东阿阿胶能否凭借新的战略举措收获新一轮增长,还有待时间考证。
东阿阿胶方面则向《国际金融报》记者指出,公司正在努力调整营销策略,整合营销渠道,开拓新渠道新市场,理性控制下游库存,拉动终端纯销。
东阿阿胶主要从事阿胶及阿胶系列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是中国最大的阿胶企业,公司主要产品包括阿胶、人参、鹿茸,并称“滋补三宝”。其中,阿胶产品一直是东阿阿胶的核心业务,2018年共实现营业收入63.17亿元,占总营收的86.09%。
今年6月份的年度股东大会上,东阿阿胶总裁秦玉峰就曾坦言,东阿阿胶正面临十几年来最困难的时刻。不到一个月后,东阿阿胶即公布了净利润同比大幅下降75%至79%的业绩预期。
彼时,东阿阿胶将业绩下滑原因解释为:伴随着企业规模的逐渐扩大,受整体宏观环境等因素影响,以及市场对阿胶价值回归的预期逐渐降低,公司下游传统客户主动消减库存,从而导致公司上半年产品销售同比下降,公司也进入了一个良性盘整期。
不过,《国际金融报》记者注意到,社交媒体上,不少长期关注东阿阿胶的投资人多将其业绩波动的原因指向了“东阿阿胶早前一直实施的提价策略不再奏效”。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自2006年至2018年,东阿阿胶提价共计十余次,涨价接近数十倍。涨价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以2017年11月的一次涨价为例,彼时,东阿阿胶称提价理由是基于持续增加研发收入、推进科技研发创新、提升工艺标准,结合公司投入和市场供需情况做出的调整。
“东阿阿胶最主要的问题是加价和需求之间的矛盾,过去十几年不断提价,但并未注意到需求端的情况,更是为自己引来了一众竞争对手。”一名消费领域的投资者这样向记者表示。
有分析人士认为,不少企业在经历提价、抢购、囤货的过程后,都会出现渠道库存积压问题,一旦外部环境发生变化,企业也多会经历清库存带来的“阵痛”。
记者在此前的采访中也从业内获悉,因宏观环境的变化,传统经销商对于阿胶价值回归的预期也逐渐降低,经销商的囤货动机较以往不那么强烈,并开始主动消减库存,放缓采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