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16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第三方支付领域的另一大巨头微信支付同样不甘落后,3月在广州召开的2019微信支付合作伙伴大上,刷脸支付设备“青蛙”正式上线,设备接上POS机后可代替原有的扫码枪或者扫码盒子,POS机无需做任何改造或者开发,同时还支持微信扫码支付。
而青蛙、蜻蜓运用后,收银结算效率提升了50%以上,而高效率使得技术得到商家青睐,因此中国人脸识别市场规模从2013年的8.6亿增长到2018年的27.6亿,CAGR为26.24%。
而今年随着支付宝、微信两大第三方支付巨头在人脸支付上的发力,门槛的进一步降低,刷脸支付或在未来3年内呈现爆发式的增长,而用的人多了,自然有人违法犯罪。
因此随着刷脸支付这一技术的普及,不管是普通百姓,还是国家对于支付巨头、银行等机构对于这一技术的安全性也越加关注。
由于人脸与指纹、虹膜等生物特征比相对缺乏私密性,因此目前刷脸识别最难克服也必须克服的一点就是要高鉴伪能力。
目前主流的防伪技术是活体检测技术,又分为两类:静默式活体检测,不用按照指示做出眨眼、张嘴等动作就可判断是否为真人,相当与识别静态照片,不是十分安全;交互式活体检测,需要人按照软件提示做出指定动作(眨眼、张嘴)来判断是否为真人,相当于识别动态视频,安全性有所提高。
以上两种检查技术并不是十分安全,而目前市面上的刷脸支付技术大多是以上两种。更进一步的接就是通过特定表情(如开心、悲伤、恐惧、愤怒、钦佩、羞愧等)精准识别是否是真人。毕竟犯罪贩子即使戴了3D打印的头套,因为脸部肌肉的不同,做出来的各种表情和真人有很大差别。
除了识别是否是真人之外,现在的金融机构还要保证客户的面部数据、身份信息等信息安全,因为自从2018年各大公司大规模泄露客户数据之后,国家纷纷加大了对于数据安全工作的监督。
2018年全球超过6500起数据泄露事件中,有12起数据泄露事件涉及人数超过1亿甚至更多。而就在今年2月份,国内安防领域公司深网视界发生大规模数据泄露事件,有680万条包括身份证信息、人脸识别图像的数据疑似泄露,涉及250万人。
而就在周末,Facebook为2018年数据泄露向与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缴纳50亿美元和解费。未来如果支付宝、财付通发生大规模用户数据泄露,中国金融监管部门也必然对其进行巨额处罚。
因此,巴里巴巴为确保人脸数据的存储安全,对照片行了“脱敏”处理,只提取照片特征,不保存照片本身,且阿里巴巴与腾讯对于人脸3D数据不会用于商用。
而对于个人来说,最重要的是要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身份证照片、生活图片、视频不要轻易放到网上或发给陌生人,同时对各种要求采集面部信息活动要保持足够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