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绝杀慕尼黑》被赞“燃爆了”(2)

时间:2019-06-13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虽然《绝杀慕尼黑》被赞为“俄罗斯版《摔跤吧!爸爸》”,但相对于《摔跤吧!爸爸》的主题“赢得比赛”,《绝杀慕尼黑》提出了一个鲜明的主题“赢美国”,在主教练上任的会议上、在平时的训练中、在热身赛中、在最终的比赛现场,“赢美国”都被当作最为重要的台词说出来,这句台词也是爱国主义和民族情绪、体育比赛的完美结合点。

  这种最完美的结合,当然是最后的比赛绝杀,而这“最后三秒”打得一波三折,在电影中呈现为近20分钟的高潮段落。为了这段高潮戏份,《绝杀慕尼黑》进行了大量铺垫,包括主教练进场、遭遇阻力、团结协作、发生矛盾、高潮、圆满,起承转合,故事的结构比较工整,也比较完整。在职业篮球比赛中,我们经常看到最后数秒被拆分为数个段落,数秒的比赛最后呈现为十几分钟二十分钟,而绝杀慕尼黑的“三秒绝杀”,则是一个相对完整的戏剧结构:先是美国队绝杀了苏联队,在此之前,苏联队教练按了暂停被系统漏掉,然后是发现计时系统错误,重开比赛,结果又因为系统故障3秒变成1秒,最后又重新计时,然后绝杀。

  一波三折的剧情,在情理之中,在意料之外,这是戏剧的经典表达,即使是不懂篮球的人,也会被一波三折剧情中的情绪所感染,感到热血沸腾。表面上看,《绝杀慕尼黑》是一场篮球赛的重新演绎,实际上,《绝杀慕尼黑》通过一场直观的比赛,表达了战斗到底的意愿,观众所感动的不仅是曲折的剧情,也感叹生活中的奇迹。从这个意义说,《绝杀慕尼黑》让人重新认识了俄罗斯电影。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