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10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确实,这几年的高考试题强调思辨和论述了。”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说。这个特点从今年的作文题上就有明显的体现。陈志文说:“比如今年的江苏卷以‘五味调和’为主题,‘物各有性,水至淡,盐得味。水加水还是水,盐加盐还是盐。’实际上是引导考生进行换位思考,然后写出自己的体会和感受,这是在督促学生去思辨。这一方面检验同学们的论述能力,同时也对同学们的独立思考和思辨能力进行考察。如果没有很好的思辨能力,很难写出优秀的作文。”
高考命题上的特点,一定会影响到基础教育。一位来自一线的语文教师指出,教师们不一定都会认真研究课程标准,但是所有教师都会研究高考试题。
教育部高考命题专家指出,从今年的语文高考试卷看,确实实现了“精准落实高考评价体系,持续深化语文科考试内容改革”的命题目标:适应新时代高素质人才需求,紧密衔接高中课程标准,精准落实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的考查要求,持续深化考试内容改革,增长考生知识见识,提高考生能力素养,凸显语文学科的应用导向,突出试题命制的情境设计。在服务高校人才选拔的同时,引导语文基础教育的改革方向,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
随着高考改革不断深入,学生和家长对语文的重视程度正在提高,甚至有人提出“得语文者得天下”。不过也有专家指出,现在社会上也存在对高考甚至对整个语文改革过度关注的倾向,不少人对语文的重视还停留在“学好语文能提分”这种浅层次的认识上。
这种“热炒”语文的现象并不利于语文学科的改革。“我甚至发现,现在有的小学生的作业也在往高考的出题思路上靠。”巢宗祺说。这种倾向非常不好,因为高考的考查是以理解为主的,但是小学阶段的语文教育重点并不在这里,而是要培养语文直觉、要有丰富的积累。“小学生出现的病句,教师根本不需要去特别纠正,随着孩子积累的增加、语感的丰富,这些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高考命题专家介绍,“强化学生关键能力培养”是新一轮高考内容改革的重点,而今年的高考语文命题正是全面考查考生的信息处理、逻辑思辨、审美鉴赏、探究创新、语言表达等语文学科的关键能力。
信息处理能力是21世纪人才的核心竞争力,从今年的试卷中,我们就能看到,考题加大了对考生实用信息处理能力的考查力度。专家介绍,全国Ⅰ、Ⅱ、Ⅲ卷均在论述类文本、实用类文本、文学类文本及文言文阅读部分专门设题,重点考查考生面对不同问题情境时的信息处理能力。此外,在语言文字运用部分第21题还要求考生对一则新闻报道进行关键信息提炼。“这一创新题型引导考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进行信息的获取、筛选、提炼和表达,有助于进一步强化信息处理能力的实用导向。”高考命题专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