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05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杜洪强迅疾奔向故障点,一眼扫过各机柜面板信号灯,随即用仪器进行测量。不到两分钟,便找到“病根”——电源电压有问题。
“装备使用,杜洪强堪称行家里手,检修排故他也从不含糊。”提及杜洪强,指导员孔德其说,“这个士官不简单,有他在,任务面前就有底了。”
一次,在上级组织的红蓝体系对抗演练中,旅里派出多路分队,对“敌”机实施电子侦察干扰。突然,显示屏上的目标信号无法进行压制性干扰。就在战友们慌乱之际,杜洪强接手操作,冷静而娴熟地移动鼠标,接连敲击了几下键盘,“敌”机信号被快速甄别、截获,精准实施干扰。
“理论铸魂,专业育才,人得先铸牢了魂,学起装备、干起专业来才会事半功倍。”杜洪强常以这句话来激励自己、勉励战友。
当年,作为最年轻的接装人员,在听完第一堂培训课后,数字储频、分机模块等字眼,让杜洪强觉得一头雾水。但他深知承接的装备都是部队的宝贝疙瘩,意义重大,自己都玩不转回去后怎么带其他人。于是,他加班加点背记参数,学习理论原理,认真做笔记,将一知半解的操作步骤挑出来向教员请教,整本培训资料被密密麻麻画满了标记。
“初学者至少要花三到四年才能精通一套装备,而杜班长只用了三年时间就把营里多套装备研究得明明白白。”操纵员李鹏杰佩服地说,“现在我们使用的装备规程,都是杜班长一手整理的。”
入伍20多年来,杜洪强个人学习笔记记了20余本,其中不乏理论文章和个人心得体会。这些年,凭借长期的潜心探索和经验积累,杜洪强排除了十几起重大故障,熟练掌握4型装备的操作使用流程和一般故障的排除方法,撰写了近10万字的《各类装备典型故障排除方法》经验资料,先后创新了十余项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