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12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8月21日,电影《八佰》上映,首周票房超8亿元,创造了华语影坛单周最高票房纪录,也创下了今年全球电影票房首周最高纪录。
因为老鼠的本能是求生与躲藏,以物喻人,它象征着当年中国军民的精神状态:怯战畏战,东躲西藏,卑微求生。
很多人只想活着不想打仗,他们参军只是为了混口饭吃,有的只是种田的农民,有的只是会打算盘的文职,甚至还有十来岁的孩子,人还没枪杆高,就被拉了壮丁,上了战场。
他们毫无战斗经验,面对装备精良的凶残日军,他们本能的反应就是躲藏与逃跑,这是中国当年的现状,虽然卑微,但足够现实。
电影中,日本兵的装甲车杀了过来,四行仓库即将被攻破,危难时刻,一个叫做陈树生的小伙背负烈性炸药从窗户跳下,与装甲车里的日军同归于尽,为国捐躯。
仓库里面在血腥打仗,仓库外面却莺歌燕语,充满生活气息。民国的百姓爱看戏、听戏,仓库对面的戏班子唱的戏就是:“长坂坡赵子龙,再杀他个七进七出。”
而李晨饰演的山东兵,随身携带着一套赵云的皮影戏,为啥是三国名将赵云,用李晨的话说:“因为他护着国呢。”
打仗间隙,山东兵拿起皮影戏演起了赵子龙,唱到最后一句时所有人流下热泪。唱词是“汉室中兴待后生”,与白马所代表的年轻意象相呼应。
因为赵云长坂坡救幼主,孤身一人与曹操百万大军对抗;而四行仓库的守军号称八百将士,实际上只有四百多人,他们与日本驻上海派遣军第三师团数万人对抗,无疑是以卵击石。
而且四行仓库四周都被日军团团围住,谢晋元跟他的八佰壮士没有援军没有补给,成了真正的“孤军。”
电影中有这么一个细节,一群年轻人自报家门,自告奋勇给守军送电话线,他们签血书手印,前后去了好几个,都被日军残杀,最后还是靠赌场阿飞刀子才得以成功。
如果再仔细观察,电影中有个一群人簇拥着黄包车一闪而过的镜头,虽然看不清脸,但我们对应历史,可以猜到,黄包车里坐着的,应该是上海青帮大佬杜月笙。
原来,在民族危亡最关键时刻,平时为非作歹的黑恶势力也收敛起自己的言行,他们与民众一道,摒弃私怨,用自己的方式抗击日本侵略,付出了惨重的牺牲。
日本人说中国人不团结,好内斗,所以他们发出了“三个月灭亡中国”的妄言;但他们哪里知道,中国人也有团结的时候,那就是国家生死存亡的关头。
抗战期间,杜月笙毁家纾难,捐钱捐物,全力支持抗战。四行仓库里士兵没饭吃,杜月笙就动用黑帮力量,给守军送去两万个大饼;日本兵拉拢杜月笙出山,委以重任,杜月笙严词拒绝。
网上的抗日神剧,日本士兵都穿着很猥琐的军服,耳朵边有两块黄色垂布,像极了一条条无耻的哈巴狗。
《八佰》中,侵华日军穿着昭和五式陆军军服,细节的立领设计,肩部两侧的军衔,并非我们看到的抗日神剧中日军雷人造型。
这套军服从1930年沿用到1938年,淞沪会战发生在1937年,所以日军的穿着符合历史事实。
中国守军的穿着同样考究,守军八十八师作为国民党中央军三个教导师之一,是知名的德械师,所以他们穿着浅绿色的德械师军服,升国旗时立正用的德式注目礼,电影中出现的捷克式轻机枪,苏罗通20mm机关炮等,都是德械师的标配。
淞沪会战,国军三分之二的精锐士兵上了战场,超过一半的基层军官殉国,他们的历史功绩不容抹杀,他们的军服上也浸染了自家烈士的鲜血。
但等李自成打进北京城,从那些大臣家中收缴来的白银,多达几千万两,数量之巨,可以抵好几年的国库收入。
四行仓库靠近租界,租界是法外天堂,所以百姓赌钱的赌钱,打麻将的麻将,喝咖啡,听大戏,一切照旧。
所以,不管守军如何努力,他们都挽回不了自身失败的终极命运,也改变不了民国积贫积弱,百姓普遍麻木的事实。
他们用流血牺牲激起了百姓大规模的民族认同,从而同仇敌忾,驱除倭寇,中国军民最终打赢八年抗战;但他们没有从根本上启发民智,消除社会沉珂,改变阶级固化。
从这个角度上看,守卫四行仓库的国军是悲壮的,他们靠惨烈牺牲打垮日本法西斯,但他们誓死捍卫的民国却没了。
很可悲吗?又不可悲,因为共和国的百姓们逐渐发掘出他们的历史价值与功绩,以管虎为首的中国第六代导演正在将他们的故事完整真实的展现在银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