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千载诗意山河长安——春晚“西安8分钟”惊艳亮相

时间:2024-02-12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作为央视春晚首个登场的分会场,西安分会场以独特的开场掀起“山河诗长安”的篇章:伴随着一声嘹亮的“开城门,迎宾”,西安永宁门缓缓开启,“诗仙”李白跨越历史长河“穿越”而来。

  烟火璀璨,李白跟随熙熙攘攘的人群,穿过永宁门进入千年后的长安。所有观众与李白同行,走入流光溢彩的大唐不夜城,舞狮、舞龙、秦腔、社火表演……烟火气十足的街巷中,人群摩肩接踵,民俗杂耍令人目不暇接。

  “君且看,今日长安——”跟随镜头的挪移,央视春晚西安分会场的主舞台呈现在观众面前:以大明宫、秦腔脸谱等地域特色为元素的主舞台上,鼓阵、灯阵、舞乐齐鸣,光影矩阵中戏曲演员展现技艺,使人身心为之激荡,国风文化魅力扑面而来:

  ——“骑白马,走三关,脚下是八百里秦川……”熟悉的陕西方言结合动感的说唱,国潮表演掀起现场年轻观众的热情;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一声高亢的秦腔划破夜空,激昂的秦声秦韵唤起全场观众的“同频共振”;

  ——光影交错的舞台上,舞者长袖轻扬,琵琶声声入耳,结合了不倒翁小姐姐水袖飞扬轻盈飘逸,让人心情舒缓、心旷神怡;

  ——交响乐和中国传统乐器合鸣奏出欢快祥和的音符,如流水般在夜空舒展开来,古典又明快的融合表演让观众沉醉其中……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一声声荡气回肠的古今对吟,将盛唐长安城中的浪漫具象化,激发出无数中华儿女满满的自豪感。

  伴随“山河诗长安”篇章步入高潮,流传千余年的“中国古代交响乐”被东仓鼓乐社奏响,与西安交响乐团珠联璧合,展开合奏对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音乐与文字跨越时空的桎梏,通过不朽诗篇和震撼交响,激荡起一座城市中所有人的灵魂共振。

  刚柔并济的水袖舞蹈、豪情万丈的陕派说唱、高亢激昂的秦腔、气势恢宏的鼓乐交响……西安的文化基因与春晚碰撞出惊艳的色彩。

  当由张艺谋、贾平凹、闫妮、刘奕君、白宇吟诵的千古名句响起,笔墨诗词“浮现”在大唐不夜城上空。在古代诗词的观照之下,今日长安描摹勾勒出现代西安的风姿。

  在传统与现代交融的西安,不仅有着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风雅和诗书文脉,更有着活力、创新、包容的无穷魅力。在一声声古诗唱和中,观众与李白结为“知己”,融通历史与现实,共赴长安。

  “人生能有一次和李白共吟《将进酒》,真叫人热泪盈眶,这就是文化自信的力量。”演出结束,来自甘肃的观众俞青久久不能平静。

  网友“智说自语”评论:“在春晚的舞台上,通过现代方式的重新演绎,李白焕发出璀璨的光辉。不仅仅是诗歌的交流,更是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网友“阿童木”说:“整场节目太‘燃’了,有动画有AI,有方言说唱和交响乐,有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有长安三万里和大唐盛景,古今融合,太感动了!”

  “陕西娃!”——“到!”;“西安美不美?”——“美!”;“西安嫽不嫽?”——“嫽!嫽滴太!嫽咋咧!” 西安分会场以震撼、沸腾的氛围,与央视春晚主会场、其他分会场展开联动,彰显对新年、对未来的无限畅想。

  交互表演流光溢彩,街市人流热闹欢腾,科技力量升腾城市气韵……跨越时空的联结中,西安释放出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活力,于诗意满长安的千年盛景中,在龙腾虎跃的欢庆里,向世界送出美美与共的祝福。(记者 段承甫)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