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发挥地方志作用担负文化传承使命

时间:2023-07-09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对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出了明确要求。地方志是全面系统地记述本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的资料性文献,具有存史、资政、育人等重要功能。全国现存旧志8000多种10万余卷,其中云南现有310多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宝库。做好文化传承工作,对于包括方志人在内的文化工作者更好地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各项战略部署,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加强地方志资源开发数字化,提高利用便利化。近年来,云南省地方志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指示精神,一是落实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成果显着。云南在对接中华文化素材库贯通文化机构数据中心、建设国家文化大数据南亚区域中心(云南省域中心)等方面提供了大量数据、案例和创新成果。如:构建了云南方志“数字化加工与采集”“数字资源管理”两大核心系统。二是打造了“方志公众服务”“地情空间信息服务”等四个应用平台。开发了方志智慧搜索、志鉴协同编纂、地方志数据分析等20余个应用功能和子系统。三是初步建成了云南省数字方志馆。加强地方志数字化资源开发利用,逐步降低纸质图书存史成本,提高开发利用效率和便利化程度。

  开发特色方志资源,提供优质的方志文化服务。首先,精心挑选云南历史名人,制作31集“云小志”系列云南历史名人动漫,充分发挥“育人”功能。云南部分学校将其作为历史课教学资源。该动漫还荣获云南省文艺创作精品奖、优秀电视动画片奖、第九届云南文学艺术奖。其次,采用方志语言和叙事方式,大规模高质量制作了261集省情系列微视频《美哉云南》《美丽云南》,在中央和省级媒体平台播出后,全网总播放量超过6亿次,获云南省优秀网络视听节目奖。再次,组织编写《云南省情卡片》《极简云南史》《云南地名来历》等通俗读物,推出精品美文“什么是云南”,深受读者喜爱。最后,建设了云南省方志大数据中心,推出云南省情网、“一部手机读云南”App,深受社会欢迎。

  发挥方志“存史”功能,助力资政服务。首先是聚焦地方志“存史”功能,记录云南历史,做好地方综合志书、综合年鉴编纂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云南省编纂出版了省市县三级志书440部,是全省最为庞大丰富的文化资源库。其次是做好特色志、部门志、专题志的编纂指导,并鼓励编纂乡镇村志。全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精神,经积极争取协调,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镇雄县、会泽县、腾冲市、沧源佤族自治县6地入选中国扶贫志丛书,数量居全国第一。组织编写《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志》,高质量完成《南方丝绸之路图志》编纂任务,并按年度完成《云南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志》资料收集。再次是坚持“修志为用”原则,主动服务发展大局。注重利用丰富的志书、年鉴等资料,为党委政府提供资政参考。

  加强文化交流合作,运用方志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云南省地方志办积极运用方志文化、方志语言助力讲好中国故事、云南故事。精心制作省情外宣片。组织制作17集《走进云南》省情宣传片,用方志语言和叙事方式展示云南历史悠久、文化繁荣、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山川秀美、民族团结的省情,通过外交部网站、省外办网站等多渠道向海外宣传。积极与国家主流外宣平台合作。中国日报社面向全球发布了17集《走进云南》微视频,全球主要社交平台转发到200多个国家和地区,面向全世界正面宣传云南。聚焦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组织专业力量,把《走进云南》系列微视频高质量翻译成泰语、越南语、缅甸语、老挝语等4国语言,并完成了母语配音,为面向东南亚国家开展省情宣传,进一步扩大云南省与周边国家的文化交流,助力区域合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