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中国通号为何回归融巨资?其实并不差钱啊

时间:2019-06-24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此次回归A股,中国通号拟登陆科创板,拟公开发行股票不超过21.97亿股,募集资金105亿元,公司将在6月21日上会。

  “巨无霸”回归A股,虽然公司业绩持续增长,但盈利能力却在下滑,同时来自大型基建央企的挤压需要格外关注。

  中国通号招股书来显示,公司2016年-2018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297.7亿元、345.85亿元、400.12亿元,公司营业收入呈现持续增长态势,同比增幅分别为16.17%、15.69%;同期净利润分别为31.98亿元、34.37亿元、37.16亿元,同比增幅分别为7.47%、8.11%。

  简单计算可以看到,公司虽然营业收入、净利润均出现持续增长,但净利润的增长速度明显低于营业收入增长速度,盈利能力呈现下滑态势。

  对于公司盈利能力的下滑,有分析认为,铁路行业投融资体制改革后,铁路建设市场已经放开,大型基建央企具备较强的实力,对公司业务或存在一定的挤压,从而导致盈利能力的下滑。

  中国通号盈利能力下滑背后,公司现金流和净利润也存在不匹配的问题。2016年-2018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29.35亿元、-8.86亿元、-15.68亿元万元,可以看到在公司净利润持续走高背景下,现金流却出现巨额负值,背离明显。

  中国通号2016年-2018年公司综合毛利率分别为26.2%、24.66%、22.7%,虽然呈现持续下滑态势,但仍明显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据披露数据显示,同行业上市公司同期平均综合毛利率分别为15.61%、19.27%、16.03%。此外,公司2016年-2018年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15.03%、14.09%、13.58%,同行业上市公司来看基本净资产收益率都在个位数水平,公司同样明显是高出一截。

  再从净利润率角度来看,2016年-2018年中国通号净利润率分别为10.74%、9.94%、9.29%,同样是在持续下滑。

  但同行业上市公司净利润率平均值分别为4.06%、5.05%、4.15%。不难看出,公司净利润率常年高于同行业上市公司一倍有余。

  对于各项盈利能力指标明显高于同行业上市公司,有质疑就指出,公司毛利率、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率明显高于同行业上市公司平均水平,合理性存疑。

  中国通号在招股书中指出,本次发行募集资金到位前,公司可以根据项目的实际进度以自有资金和、或银行借款等方式支持上述项目的实施。募集资金到位后,将以募集资金置换预先已投入的资金。

  从募资用途来看,中国通号预计用46亿元用于先进及职能技术研发项目,包括先进轨道交通控制系统及关键技术研究、轨道交通智能综合运维系统及技术研究等;25亿元投入到先进及智能制造基地项目的建设,主要是长沙产业园(一期)项目;3亿元投入信息化建设项目;其余31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共计募集资金金额为105亿元。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