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19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2008年“5·12”地震后,正在奥地利科学院从事理论物理博士后工作的四川达州人王暾决定回国研发地震预警系统,******成立了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经过三年的技术攻关,王暾带领的技术团队在2011年首次成功向外界发出地震预警信息,使中国成为继日本、墨西哥之后第三个具备地震预警能力的国家。2011年6月7日正式投入使用后,当时便布设在两万平方公里的汶川余震区域。此后,仅到2012年5月,就成功对130次余震实施了预警。一年后,国内首次实现手机短信接收地震预警信息,证实该技术基本成功。又过了一年,汶川电视台开通了国内首个电视预警功能,在地震波到来前,电视会自动跳出弹窗并开始倒计时。
如今,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与应急管理部门合作建设的大陆地震预警网覆盖面积达220万平方公里,覆盖我国地震区人口90%,已成功预警芦山7级地震、鲁甸6.5级地震、九寨沟7级地震等52次破坏性地震。
据王暾介绍,地震预警系统主要分为四个环节:地震监测、预警信息分析和处理、预警信息发布、预警信息接收和应用,“具体来说,就是在地震危险区域布设高密度的台网,监测地震,监测仪将监测到的地震动的关键信息发送至预警中心进行分析和处理,然后预警中心发布预警信息,用户接收预警信息并进行避险和紧急处置。”
整个过程一般平均需要花费6.2秒,“我们比日本的地震预警系统还快2.5秒。”王暾介绍说,“我们在逐步完善24小时专人值守制度,但这套系统也是全自动高智能化的,即便没有专人值守,预警信息照样以最快速度被发送出去了。”
除了广播和电视两种渠道,还有一款“地震预警”App推送的预警信息,大大提高了预警覆盖率,这也让网友感叹帮了大忙。其实这个App五年前就已经上线。据称,这个预警系统已经经过超万次实际地震的公开检验,并成功预警网内所有破坏性地震。更有网友直接称其为“保命”App。
不过,王暾也反复表达眼下的忧虑:“只要预警网覆盖的区域范围内发生地震,都能被监测和预警,只是对预警信息能不能充分传递到老百姓,是现在我国地震预警领域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
王暾说,目前四川地震区有79个县已经开通了电视、手机预警服务,占了四川省地震区60%区县,剩下的地震区还有几十个县没有开通。从全国来看,开通电视预警的也就只有四川。来源:重庆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