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6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体制内,有一个很怪的现象,很多科室,科长科员一肩挑,不管工作多么繁重,领导就是视而不见,而且往往这样的科室不入领导法眼,成了领导安排边缘人员的重灾区,评先树优,提拔晋升,非常困难。真心觉得这样的科室没有存在的必要。
究其原因,大概有几点。一是层级式的金字塔组织结构。每层管理者都需要有自己的直接下属。二是职责分工。分工太具体,谁也不愿承担额外的工作,并且任务重协作存在困难。三是人员管理。方便更好地管理员工和督促工作完成。四是领导重视程度。人员被领导抽走,被外单位借调。这种情况,无外乎该科室是边缘科室,可有可无,人员也不留恋科室,要不也不会走。
虽然一个人的科室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是弊端也很突出。一是沟通不畅。可能无法充分利用其他科室的资源,因此会导致沟通不畅或信息孤立。二是利益冲突。可能会造成相互协作工作的成员之间的利益冲突,阻碍了绩效和任务的完成效率。三是行政成本高。需要分配更多的管理资源和专业支持,从而增加了组织的管理负担。四是缺乏综合性思考。容易限制员工的视野和思维范围,工作连一个商量的人也没,不利于工作开展。五是影响员工发展。因是固化的、静态的岗位,领导不重视,又是被边缘人的岗位,使得员工难以得到发展。这样的岗位,新员工打死也不会要的。六是科室无从发展。因为被视为“固定和静态的”,会阻碍组织的变革和创新。
对于领导,需要深刻认识到一个人的科室的弊端,合理利用资源,激发员工内生动力,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提以下几点建议,请批评指正。
三、提高领导者全局意识。领导者应有全局一盘棋,科室不分大小,缺一不可。杜绝领导者因个人的好恶,给科室分三六九等。
五、建立跨部门协作机制。组织管理者可以建立跨部门协作机制,以促进不同部门或科室的良性互动,促进组织整体绩效的提高。
总之,在体制内的组织中,一个人的科室虽然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也需要注意其弊端,并通过相应的措施来解决问题,实现更加高效工作模式。该撤销的就撤销,让从事该岗位人员得到应有的尊重。同时,也要加强领导者监管,发挥出事业发展火车头的作用,就知道安刹车片的领导,越少也好。我们的事业不能在弄权者的手中停滞不前,甚至遭到毁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