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古代“身长八尺”是多高?

时间:2019-08-14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读过《三国演义》的人都应该有印象,书中很多地方,对三国名人的身高都有交代。以“桃园三结义”的刘备、张飞、关羽为例,以现代长度单位1尺等于33厘米来换算,他们的高度应该是:刘备身高2.48米,张飞身高2.64米,关公身高达2.97米,他们个个是“大巨人”。

  而且,从《三国演义》所记来看,关羽的“身长九尺寸”还不是最高的,古代一个叫“乌戈国”的国主兀突骨,“身长丈二”。兀突骨的身高已够吓人了,但书中所记人物中最高的还不是他,当年襄武县曾天降一人,“身长二丈余,脚迹长三尺二寸”。身长两丈多,就是6米多高,简直是“通天塔人”,这可能吗?显然不可能。

  类似的描写在《水浒传》上也有,如鲁智深“身长八尺,腰阔十围”;武松“身长八尺,一貌堂堂”;绰号“险道神”的青州郁保四“身长一丈,腰阔数围”……只有武松的哥哥武大郎的个子矮,“身不满五尺,面目丑陋”。

  实际上,公元三世纪时的三国人和今人的身高差不多。汉1尺相当于0.231米,所以张飞是1.85米,刘备是1.73米;关羽确实不矮,达2.08米。

  但如果按《水浒传》上所述,鲁智深、武松这些公元十二世纪的宋朝人就又不对了。宋1尺相当于0.312米,则“身长八尺”的鲁智深、武松,都是约2.5米的大个子。就是武大郎也非侏儒,约1.56米。

  《三国演义》、《水浒传》等毕竟是文学作品,那么古人的身高到底是多少?比较靠谱的还是古代医书上的资料。

  目前,可以查到的最早记述中国人身高资料的是《灵枢经》。《灵枢经》是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著作,其中卷四第十四篇“骨度”提到了一个古人的身高:“人长七尺五寸”,并以此身高为标准,给出了古人身体各部分骨骼长度。但在第十二篇《灵枢经·经水》中又提到了古人的一个常见身高数据:“八尺之士”,后世小说中常说的“身高八尺”的说法最早即缘于此。

  “人长七尺五寸”、“八尺之士”,到底哪一个才是古代中国人的标准身高,或说平均身高?連传说中的中华始主黄帝也搞不清,他问当时著名的医臣伯高,伯高回复:“众人之度长七尺五寸是也。”

  这一观点得到古代医家的普遍认可,《外台秘要方》的作者、唐朝著名医家王焘就持此观点。明朝著名医家张景岳继承了此说,他在《类经·经络类》“骨度”篇中解释得更清楚:“众人者,众人之常度也,常人之长多以七尺五寸为率。”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