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03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比如孩子踢球,最开始体力充足,技术动作非常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体力下降以后表现不如以前那么好,这就是儿童时期的自然规律。然而网络游戏正好和现实规律相反,花的时间越长你的技能越强。随着年轻人不断参与到游戏中来,他们的体力不断下降,可是游戏的难度越来越高。”
玛丽艾肯对记者表示,这些在设计层面就与心理规律、现实规则不相称的互联网产品,让年轻使用者产生挫败感和压力,使用越久越焦虑。
“很多人都问我,身为家长该怎么帮助沉迷于电子产品的孩子?我觉得互联网公司管理者更应该去思考怎么帮助孩子,当局者和专家应该告诉网络管理者,要创造真正适合孩子的分级、有体系的产品。否则,网络文化这个词终将变得臭名昭著。”
通过撰写《网络心理学》,玛丽艾肯希望公众对技术的影响、互联网“藏污纳垢”的可能性有所警惕。“隐藏在互联网黑暗角落里的犯罪组织和地下市场正在肆意发展。这是每一个上网的人都应该知道的事情。为什么?因为青少年愿意冒险,而且有很强的好奇心,所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被这些黑暗角落所吸引。”玛丽艾肯说,她不知道人们为什么会有错误的印象,以为深层网络绝对安全,甚至非常有趣,但事实并非如此。
“对于年轻人而言,他们与设备的互动对于脑神经路径的影响,最终会产生巨大的变化这就会影响他们的行为,影响他们以后的做人。”
玛丽艾肯亲身参与过一系列研究,从最开始一个婴儿受到的网络影响,到因为网络走上犯罪的一些人。他们发现,新技术和人类的行为进行交互以后,所造成的影响会不断放大,比如网络上的欺凌现象,“网络欺凌远比我们在现实当中看到的欺凌行为更加严重”。
另外,玛丽艾肯提出,不该让儿童过早接触手机,12~13岁的时候才适宜开始使用智能手机。她同意在9~10岁的时候给孩子比较简单的、没有摄像头的、只能发短信、打电话的手机。“如果这样做的话你可以规避很多问题。技术本身没有好坏之分,关键我们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去使用它,希望大家能够从技术当中获得它最好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