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上海:当好改革开放排头兵 有大批先行先试成果(2)

时间:2019-07-03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根据中央决策部署,对标国际公认的竞争力最强的自由贸易区,高标准筹划建设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新片区。如何建好自贸试验区新片区?

  “建设新片区的实质不是简单的自贸试验区空间的扩大,也不是简单的自贸试验区政策的平移,而是要在更宽领域、更高层次、以更大的力度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应勇表示,要对标国际上最具竞争力的自贸区,来探索更具市场竞争力、更加开放的政策和制度,建设更具国际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

  营商环境是重要软实力,也是核心竞争力。上海围绕建设世界一流营商环境目标,加大力度推进各领域营商环境改革。2018年制定实施了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和专项行动计划,全面完成两批共198项“证照分离”改革试点事项,率先制定实施行政审批告知承诺管理办法,企业办事环节平均压缩了30.5%,办事时间平均压缩了52.8%。

  应勇介绍,上海在全国率先提出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到去年接入服务事项已经超过了1437项,90%的事项实现了只跑一次、一次办成。“今年目标是进‘一网通办’服务事项超过2000项,应进能进都进。”

  按照国家更大规模减税、更加明显降费要求,上海今年新增为全社会减税降费总额超过1835亿元,其中对个人所得税六项专项附加扣除和抬高“起征点”,减少个人所得税400亿元。“用政府收入的‘减’来换取社会活力的‘增’,激发企业发展动力,激发社会活力和创造力。”应勇说。

  陈寅介绍,为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上海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为双创营造政策环境。“进一步激发社会经济活力,持续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关键还是要解决好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创新创业企业关心的难点、痛点和堵点。上海将进一步深化金融业务创新,对营商成本高、人才招录等遇到的问题,也将深入研究,推出更多有力、有效的政策措施,来促进双创更好发展。”陈寅说。

  开放是上海最大的优势,上海因开放而生,因开放而兴。上海不断探索与国际惯例相衔接的开放型经济体制,从全国第一家保税区到第一家自由贸易试验区,从第一块土地批租到第一份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在投资贸易便利化自由化、金融开放创新等方面取得了一大批先行先试重要成果。

  2018年上海制定实施“上海扩大开放100条”,深化外商投资管理体制改革,营造良好的外商投资环境。

  今年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和去年相比有什么改变?应勇介绍,目前第二届进博会各项筹备工作进展顺利,招展工作已基本完成,已有50多个国家确认参加国家展,10多个国家将成为主宾国。企业展面积从去年的27万平方米将增加到超过30万平方米。确认参展的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也由去年的200家到今年超过250家。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