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小球大乾坤丨中国乒乓何以长盛不衰?雷军:精

时间:2019-06-26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分管乒羽中心两年,雷军笑言自己是个“新兵”,但对于乒乓,对于红双喜的感情不可谓不深厚。1970年上学,在学校的水泥台子上,用砖支起网子打乒乓,和所有那个时代的孩子一样,雷军的梦想就是拥有一把红双喜球拍。从一个体育爱好者,走入体育高等院校,最后,成为一名体育管理者,乒乓、红双喜如同一条伏线,埋藏在雷军的人生历程中。

  乒乓球源于欧洲,后自日本传入到中国。上个世纪50年代末的第25届乒乓球世锦赛上,我国在乒乓球男子单打的决赛上由容国团获得了第一枚金牌,从那个时候开始,中国的乒乓球项目开始真正登上了国际比赛的大舞台。在那之后到现在的每一届的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中国队夺金牌如探囊取物,出现了长达多年连冠的局面,完成了对乒乓球这个项目近乎垄断级别的统治。从器材的引入、到技术的革新,中国乒乓球的发展究竟有怎样中国特色和秘密武器?

  “中国乒乓长盛不衰,国球精神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这项运动中体现的民族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创新主义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雷军用他自身经历的几个小故事,解锁了中国乒乓长盛不衰的密码。

  雷军清楚地记得,当年徐寅生担任国家体委副主任的时候,曾经和体委的很多同志讲过中国乒乒队“一百个怎么办”的故事。一场比赛,一次赛事,可能会遇到一千个困难,事先准备了999条,有一条没准备到,也可能在比赛中就会出现,就可能会导致失败。所以中国乒乓队历史上有个传统,每次大赛前要自问遇到什么样的问题怎么办?不是简单地说一百个问题,可能一百多,也可能两百,甚至上千个问题,比如球拍突然坏了怎么办?突然崴脚了怎么办?风速突然加快了,观众叫喊声打扰了怎么办?到赛场晚了怎么办?交通堵塞怎么办?今天没吃好怎么办?诸如此类,从生活、训练、比赛到教练队员的所有方方面面的细节,每次都要大家要自问。其实,这也是竞技体育带有规律性的一条传统,要把困难准备得很充分。

  在那么多竞技体育项目中,中国乒乓可能是最让国人觉得“输不起”的一个,因此,一百个怎么办也好,创新求实也好,中国乒乓球最核心的精神就是祖国利益高于一切。

  举例来说,为备战在北京举办的第26届世乒赛,国家集训了108位运动员,他们这“108将”有分工单打、双打,有主力队员、陪练队员,充分展现国家集体主义精神,全国一盘棋,就为在赛中取得好成绩。“祖国利益高于一切,不断创新,崇尚荣誉,这应该是中国乒乓球队最为核心的三点。”雷军道。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