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11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1999年12月9日,天气异常寒冷,外面冷冷清清的。然而在江苏常州的一条河边,却围了一群人,有一个叫杨永的小伙子从河边路过,也好奇地看了一眼。
原来是有个小姑娘落水了,正在河里挣扎,眼看就要沉下去了,路边围着的人们报警的报警,呐喊的呐喊,唯独没有人跳下去,把小姑娘救起来。
此时救护车也呼啸着赶来,医护人员把小姑娘抬上救护车,人群也紧跟着散了,只剩下杨永拖着沉重的双腿,朝家里走去。
救人的杨永不是常州本地人,他来自江苏邳州农村,家境不算富裕,他学习也平常,高中毕业后,就从家里来到常州打工挣钱。
杨永自己也没有什么一技之长,找不到什么好工作,后来干脆在常州市场租了个小摊,卖点蔬菜,挣的虽然不多,但也够家用了。
走到常州兰陵木器厂附近,杨永突然发现河边围了很多人,想想时间还早,他一时好奇心起,也凑过去看。
围观的人群都神色焦急,有个小姑娘掉河里了,救援电话已经打过,但是眼看着小姑娘快要支持不住了,救援队还没赶来。
刚一进水,刺骨的河水激得他打了个哆嗦,冬天衣服厚实,吸饱了水还沉得不行,一个劲把杨永往下坠。
还好最初的刺骨寒意稍微缓了过来,仗着年轻底子好,杨永终于游到了小姑娘的旁边,拦腰抱住她,往岸边带去。
上岸后,浑身湿透的杨永被寒风一吹,一个劲地打着哆嗦,人群中响起了掌声,大家纷纷夸奖他见义勇为的行为。
这时救护车也赶到了,医护人员把小姑娘抬上车,送往医院救治,杨永虽然冻得瑟瑟发抖,看到小姑娘终于平安了,也放下心来。
再次醒来的时候,杨永已经躺在自家床上,身上也换了干净的衣服,妻子告诉他,多亏邻居看见,才把他送了回来。
妻子已经知道杨永见义勇为的事情了,她虽然也赞许丈夫的善良,但更担心杨永的身体,大冬天在河里扑腾了那么久,再健壮的人恐怕也承受不住。
接过妻子递过来的姜汤,一口喝完,杨永安慰妻子,自己身体底子一向不错,再说也马上回来暖和上了,再喝了姜汤,睡一觉明天就好了。
此时的杨永和妻子都没有想到,下水救人这事,到底还是损伤了杨永的健康,给他留下了难以痊愈的伤痛。
第二天醒来,杨永就发起了高烧,不过他也没当一回事,让妻子买了退烧药,吃完药又捂上了厚厚的被子,想着发发汗就好了。
谁知道到了第二天,杨永的高烧还是没退,整个人都烧得有点迷糊了,妻子劝他去医院看看,他却心疼钱,硬扛着不去。
原来杨永虽然没有留下自己的信息,但是他见义勇为的事迹却被媒体报道了,就有熟悉他的人帮助小姑娘一家找到了这里。
杨永拒绝了这些好意,他救人只是本能反应,不是图这些财物的,见他坚持,小姑娘的家人也只能收回红包,礼品是无论如何也不往回带了。
原来被救的小姑娘叫黄斐,她那天在路上,不是自己失足掉下河的,而是被后面一辆红色电动车给撞进河里。
大家寒暄一阵,聊得很投机,两家人就互相留了家里地址,约定经常走动,杨永把黄斐一家送出门后,自己继续忙活生意。
杨永救人的故事经媒体报道,当地政府也公开表彰了杨永,奖励他5000元钱,授予他常州市“见义勇为先进分子”的称号,一时间,杨永成了常州的名人,大家都对他伸出大拇指。
在以后的日子里,杨永不但不能从事体力劳动,还需要注意休息,而且他以后的生活,基本上就离不开医院了。
杨永是家里的主要经济来源,如今非但不能挣钱,还要长期治病吃药,家里好不容易攒下的一点积蓄,很快就花光了。
但是,只要女孩家人起诉了肇事电动车驾驶人,拿到赔偿金,自己也就可以贴补一些医药费,不至于让家里捉襟见肘。
没想到听到杨永这样一说,黄斐的家人却断然拒绝了杨永的要求,他们表示已经和肇事者达成和解,再去找人家不合理,并说可以支付杨永几百块医药费。
几百块钱,相比自己的看病花销,简直是杯水车薪。而且,黄家人的态度让杨永心里特别不舒服,自己被他们说得好像是赶着去要赔偿似的。
咽不下这口气,杨永把事情经过向自己的老乡倾诉,老乡听后也特别愤慨,就帮杨永写了一封决裂信,交给黄家人。
决裂信一经公布,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昔日人人夸赞的救人英雄,瞬间变成挟恩索钱的小人,不了解事情原委的群众对他破口大骂。
群众的谩骂让杨永无比委屈,他本意并不是向黄家人索要赔偿,而是希望黄家人协助自己,从肇事者那里取得赔偿,好支付自己的医药费。
黄家人认为,自己一家人也很感谢杨永救下黄斐,并且当时已经带了财物去感谢他,这件事情,基本上就算过去了。
其实这里确实有点冤枉杨永,毕竟他的病,就是因为救人落下的,而他的初衷也不是直接向黄斐家索取赔偿,而是希望他们帮助自己向肇事者索赔。
就这样,杨永和黄家人在法庭上争执不休,谁也不肯退让,昔日因救人结下亲密关系的两家人,反倒成了水火不容的仇敌。
这场纷纷扬扬的闹剧多次吸引了民众的眼球,大家重新审视杨永的遭遇,才知道救人英雄也有不得已的苦衷。
如今的他,也只能在发作的严重时去医院打针,其他时候,都是强忍伤痛,还要顾及家里的生活来源,日子着实艰难。
昔日的救人英雄,已经让生活和病痛折磨得伤痕累累,而他救下的黄斐一家,在你来我往的争执中,也早已经消磨了当初的感激之情,“恩”变为“仇”。
只有切实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才算是对英雄行为的嘉奖,否则,救人之后,不但自己的生活变得一地鸡毛,还要承受被救者的非议,不知道他们还会不会义无反顾地再去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