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8-15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3、积累做题技巧,可以提高做题速度。例如简单查找题,A选项很少选,可以从后往前看,先看D选项。综合题出现“均”、“越越”的选项往往是错误选项,先看其他选项。这些技巧大部分是看模考解析课或者看答案解析的时候积累的,写在小本子上,时不时翻看。
1、理论课反复听,至少听了三遍,掌握理论精髓,特别要注意听老师是如何从材料推出答案要点的。听完之后,过两天自己再做一遍相同的题,看看自己的答案和参考答案有什么差距,并分析原因。如果是因为自己概括的词不够简洁,记住答案里的高频词。
2、读申论材料,介绍背景的段落可以略读,出现“XX说”这种观点句要提高警惕,往往能找到答案要点。一大段都在介绍一个典型案例的,要概括典型案例。
3、如果你自身概括能力不够强,那就多练习。从申论材料里找答案要点、提炼观点,材料一句一句分析。
4、粉笔的智能批改,不能浪费,改十几套、二十几套。每做完一套卷子,要仔细分析哪里得分、哪里失分了,答案里或者材料里自己没能概括出来的句子,或者答案概括的比较好的词、短语赶紧积累下来。例如,材料说“担心我们另立山头”可以概括为“缺乏信任”,材料说工作人员“来来回回换了好几次了,还没看清脸,人就走了”可以概括为“不稳定/流动性大”。
作答范围:“根据材料X”“依据材料X”“阅读材料X”,那么作答范围就在材料X。“结合材料X”“材料X提到了”,阅读范围重点在材料X,但要兼顾其他材料。
答题要求:“观点明确”,如果本题是态度观点题,先明确表态。“条理清晰”就是标序号,分条写。(除了公文题和写作题,其他题作答时都要标上序号)。“准确”就是答案要来源于材料,最好使用材料的原词原句或者咋原词原句基础上概括归纳。题干中出现“层次分明”“分类合理”“分别”“种种”“归纳”,作答时要分类。
6、从材料里摘抄时注意自然段的首尾处、观点句、有关联词的句子。还要注意标点符号,出现分号、顿号这样的密集词群,如果需要抄就都抄上。带引号的专有名词,如果跟主题相关,抄上。
7、大作文:观点来源于题干和材料,从多个角度至少找三个,标题、第一段以及每段的首句都要体现观点。论据可以来源于材料但是要用自己的话改写,不要长篇累牍,名人名言有23个即可,只是锦上添花的作用,背不准的不要写。可以用新闻热点、领导人讲话、名人名言、名人事例。标题,我喜欢用对称式。论证时可以变换多种论证方法,引证法、例证法、对比法、多主体分析、层层推进。结尾段可以提前准备几个万能的结尾段,考场上时间紧凑的话,把主题词换上,直接背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