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全文作者翻译(4)

时间:2019-08-03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这首词如春蚕吐丝,如幽山流泉,从诗人胸臆间泻出,质朴自然。无矫饰之情,无故作之态,不以使事用典取胜,亦不以锻炼词句生色,纯以平常语出之。然而千百年来却引起了无数读者的共鸣,其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就在于:以情动人。

  柳永词中有“一日不思量,也攒眉千度”的句子,那是青年人相恋的热烈浪漫。苏轼的“不思量,自难忘”则带有更多的人生况味,看似平淡,却分外深远厚重。父亲苏洵曾对他说:“妇从汝于艰难,不可忘也。”(《亡妻王氏墓志铭》)一起承担忧患、经历风雨的夫妻,感情真挚而弥久,久而弥笃。即使生死异路,也不会被消磨掉;即使不去思念,妻子的身影、共度的时光,也会时时萦绕在心,让人无法忘怀。

  妻子的坟茔远在千里之外的眉山,纵然心中有万般凄凉,也无法互相诉说。这凄凉,既是指作者自己,也是他想象中的亡妻的境况。妻子在身边的时候,可以抚慰自己饱经沧桑的心灵。妻子逝去之后,九泉之下若有灵,她也是孤孤单单,该是多么凄凉!但是,即使坟墓真的近在身边,难道就能和妻子互诉衷肠了吗?这抹煞了生死界线的痴语,比理智的抒写更令人动容。

  多年来,苏轼被卷入围绕王安石变法而起的革新派与守旧派的斗争漩涡之中,不断被外放、左迁,历尽艰辛与沧桑。这三个长短句,将现实与梦幻交织在一起,在“相逢不相识”的假设中,隐含了多少辛酸和忧愤!其感情深沉而悲痛,表现了对爱侣的深切怀念,也寄寓了自己的身世之感。

  这首词本因梦而作,但是词的上片并未提及梦境,而是写了对妻子的朝思暮想之情。到了下片这里,才开始“记梦”.虽然由现实转入梦境,但词中的深情却是贯通的。正是由于那种刻骨铭心、魂牵梦萦的思念,妻子才会出现在作者的梦中。在梦里,作者忽然又回到了故乡,那是两人共度甜蜜岁月的地方。小窗下,妻子正对镜理妆,情态容貌,依稀当年。一切都是那样的亲切熟悉。

  在梦中,梳妆的妻子转过身来看见了作者,夫妻对面相视,良久无语,只有泪水无声地流淌。这梦中的相逢不是充满喜悦,而是满含着苦涩和悲怆。“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这“无言”中,包括了千言万语,那是“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沉痛,别后种种从何说起?一个梦,把过去拉了回来,把现实的感受融入梦中,使相逢的梦反比相思的苦更加令人感到凄凉。

  这几句写梦醒后的感慨。作者想象在千里之外的荒郊月夜,那长着小松林的冈垄上,妻子定会年复一年地为思念丈夫而柔肠寸断。写对方为怀念自己而伤悲,也正表现了自己对死者的无限悼念,以景结情,余音袅袅。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