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出境游增长背后:旅游市场悄然变革(3)

时间:2019-08-14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这也意味着,中国游客在出境游目的地的选择上有着非常广阔的空间,即使部分境外目的地受到阶段性政策的限制,也并不影响国内出境游整体的发展热潮。杨彦锋还表示,在国内经济增长以及文旅融合等背景下,出境游长期发展利好的基本面不会发生大的改变。

  复旦大学旅游管理专业硕士项目主任孙云龙也对时代周报记者指出,原本前往受限目的地的出境游人群,一部分会转向国内旅游市场;一部分也会分流至日本、东南亚、欧洲等其他境外目的地。

  虽然具体的用户流向还有待观察,但无论哪种方向,出境游乃至整体的旅游行业都将保持稳定向上的发展态势。

  从产业、商业的角度来看,出境游正迎来新一轮的市场扩张和变革。而在更为宏观的层面上,出境游的发展还有着更为深远的影响和意义。

  “出境游不仅仅是经济行为,更是国家软实力的体现。”8月9日,复旦大学旅游管理专业硕士项目主任孙云龙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一带一路”倡议中提出的“互联互通,旅游先通”便凝练地表达了出境游的价值贡献。

  孙云龙认为,出境游场景融合了经济、文化、政治等不同的社会交流功能,可以形成有效的交流机制,这对于参与各方来说均能带来相互促进发展的正向利好作用。

  具体来看,孙云龙表示,对于中国而言,出境游不仅持续深度地对外展示了中国的经济发展以及文化软实力,也有利于移动支付等新兴领域和宏观产业能力走出国门,在更为广阔的海外市场中融合落地,合作共赢。

  而对于出境游目的地来说,也有着诸多利好因素。从数据层面来看便是如此。以“一带一路”倡议为例,中国旅游研究院数据显示,2017年旅游为“一带一路”沿线%的旅游综合就业贡献,对提升就业率、减少贫困作用明显。

  8月9日,在这方面,携程平台中的摩洛哥向导Marouane就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中国出境游所带来的市场红利,切实影响和帮助着摩洛哥年轻人的就业选择。

  Marouane介绍称,在旅游业尚不发达的阶段,摩洛哥当地青年即使受过良好的大学教育,就业途径也非常有限。如果不愿接受约合人民币两三千元月薪的传统工作岗位,也大多只能前往欧洲发达国家寻求外卖员等基层工作机会。

  而在中国出境游市场的机遇下,Marouane在携程平台成为了一名当地向导,积累了稳定的中国客源。当前,Marouane已接待30批以上的中国游客,月收入也已达到了2万迪拉姆(约1.4万元人民币),相当于摩洛哥普通青年工资(约3000元人民币)4倍以上。

  在“一带一路”的推动下,类似的推动作用也影响到了更为广阔的新兴旅游目的地市场。马蜂窝大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黑山的旅游热度上涨161%,卡塔尔和缅甸的旅游热度涨幅也超过100%。此外,中俄建交70周年之际,俄罗斯旅游热度环比上涨29%。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