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把中国的商贸“朋友圈”扩大

时间:2019-08-13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中国企业利用国际会展,与世界各国伙伴做生意;国外企业也利用展销机会,向中国推介产品和服务。会展已成为中国“买全球”“卖全球”的开放平台

  在中国改革开放发展的历程中,会展无疑是开放之窗。在各种类型的博览会、展销会和商务论坛的作用下,中国开放之门越开越大,对外贸易快速发展,与中国做生意的伙伴越来越多。

  1957年开始举办的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简称“广交会”)成为中国外贸发展的晴雨表和风向标,是对外开放的窗口、缩影和标志。60多年来,通过举办多种形式的展销会、博览会、商务与投资洽谈会等,中国与世界贸易往来愈加广泛密切,也对外展示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就。这些会展平台不仅成为中国企业拓展国际市场的优质平台,也是国外商品走进中国的重要渠道。

  今天的中国已连续多年保持货物贸易世界第一的位置,进出口贸易总额突破30万亿元,成为全球130多个国家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也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大市场、最被看好的主要投资目的地。其中,很多中国企业充分利用国际会展平台,积极与世界各国伙伴做生意,推动“中国制造”走向全球各个角落,许多外国企业也利用展销会的机缘,向中国的采购商推介产品和服务。可以说,这些会展平台已推动中国形成“买全球”“卖全球”的全方位开放格局。

  当前,中国正持续推进全方位高水平开放,实施更有国际竞争力的开放政策和制度,加快建立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各地举办的各类会展主动对接国家发展需要和开放政策举措,以适应更大范围、更高标准开放条件下的经济发展要求,加快从出口贸易单一功能平台向进出口平衡、产品推介、投资洽谈、行业交流、信息发布等综合功能平台转变。国际性会展日益增多并多样化,其层次层级和专业水平持续提升也体现出中国新时代持续深化改革开放的需要,并呈现出与时俱进的多元化、专业化、网络化等特点。

  一是由出口导向转为进出口并重。随着中国经济开放度越来越大,国际贸易收支日趋平衡。过去主要举办出口商品交易会逐步转向举办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如最早以出口商品为主的广交会自2007年4月第101届起,由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更名为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去年起,中国开始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二是由综合交易扩展到专业多样。随着中国对外贸易伙伴越来越广泛和“一带一路”建设深入推进,过去以商品综合交易为主的博览会逐渐转变为分地域、分行业以及分交易类型的展销会。例如,除了广交会这样的综合性交易平台,还有中国—阿拉伯国家、中国—东北亚、中非经贸、中国东盟等分地域的专业型博览会,让中外生意伙伴更聚焦细分领域和专业市场,开展针对性磋商交易。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