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开放崛起新“核心”——邵阳经济开发区产业发

时间:2019-07-30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盛夏,万物竞秀,生机盎然。走进邵阳经济开发区,一个个在建项目工地热火朝天,一家家现代化企业产销两旺,呈现出百舸争流创大业的动人场面。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从起步时仅有的17家企业,到拥有各大产业门类、入驻企业400余家的综合性园区;从建园初期的千万元产值,到2018年实现技工贸总收入645亿元的实力园区;从常住人口6万人到拥有产业工人6万人的人气园区……短短13年,弹指一挥间。邵阳经开区在昔日的城郊荒野上开放崛起,冲刺国家级经开区,打造千亿园区,实现一次又一次的华丽转身,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新核心、新高地。

  2018年,邵阳经开区完成技工贸收入645.27亿元,同比增长24.95%;实现工业总产值371.95亿元,同比增长19.76%;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91.26亿元,同比增长35.99%;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6.01亿元,同比增长15.1%。在这份掷地有声的“成绩单”上,产业发展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近年来,邵阳经开区紧紧围绕市委“二中心一枢纽”发展战略,立足于全市产业“核心区”的定位,主动对接“中国制造2025”,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产业呈现出整体提质和“多点开花”的趋势。

  重大项目陆续落地。2018年,中电彩虹玻璃、拓浦精工智能制造、桑德锂电池综合利用项目等3个省“五个100”重大产业项目落地,2个省“五个100”重大技术创新项目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受到通报表彰。今年,邵阳经开区建设省市重点产业项目33个,投资5亿元以上在建的先进制造业项目有12个。

  产业特色不断凸显。按照整体产业布局要求,邵阳经开区坚持“产业分区、特色鲜明、突出重点”的原则,打造“一园一特色”,初步形成了特种玻璃谷、装备制造产业园、智能家居产业园、发制品产业园、皮草产业园等加工贸易产业集群。2018年,园内净增规模企业34家,湘商产业园标准厂房内的皮草企业和金砖谷的服饰、鞋帽类等外贸型企业,年产值均可达3000万以上。

  沿海产业有力承接。2018年以来,开工建设的市重点产业项目,有一半是来自沿海产业转移项目,其中盖板玻璃、拓浦精工、亚洲富士电梯、讯源电子等项目已经实现投产运营;桑德产业园、亚太实业项目、慕容时尚智能家居项目、拓浦精工、瑞祥盛智能终端产业项目等一批项目正在抓紧建设;邵阳液压产业园、南京锁业、湘电产业园、富电产业园等一批产业园项目的前期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近年来,邵阳经开区立足于全市产业“核心区”的定位,依托已有的产业基础,逐步形成了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食品加工、生物医药四大产业集群,带动区域内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