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17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解放战争时期,他抬着伤病员出没在芦苇荡中,用自己的生命保卫战士们的生命;和平年代,他翻山越岭送药上门,哪怕山尖上只住着一户人家也不会落下;改革开放春风吹来,他投身乡村搞血防,只想抓紧时间为党和国家多献上一分力。
7月8日下午,武汉市疾控中心开展“90携手90”活动, 95岁高龄的老党员姜新诚在自己简陋的家中,为90后年轻党员们上了一堂“初心课”。老人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疾控人对初心的理解:安于平凡,把人民健康时时放在心上;精于事业,把预防控制时时处处做在前头。
姜新诚1924年出生在湖北潜江直路河村一户贫困人家,两岁丧母,与外婆相依为命。外婆被敌机炸死后,他便靠打长工过活。1948年2月,大年初四,饿了一天的他碰到了回家过年的表弟马在振,马在振1943年参加新四军第五师,是姜新诚最信得过的人。“甲子哥,我们的队伍过来了,你也参加革命吧!”看着表弟发光的眸子,姜新诚连连说:“好啊好啊!”,就这样,姜新诚带上一套换洗衣服和一件棉袄,跟着表弟来到部队。
同年12月,姜新诚被批准入党。“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生死关头时,艰难困苦时,入党介绍人邱波领着自己宣誓的神圣画面就在姜新诚脑海中闪现。
7月8日的这堂特殊党课上,姜新诚回味着入党誓词。他讲到,什么是不忘初心?入党誓词早就给出了答案。
“没有老百姓的生死相帮,就没有革命的胜利,也没有我的今天。”姜新诚不忘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是因为他与人民群众结下了生死之交。
姜新诚入伍当了一名卫生兵,驻守在大、小苏湖边。国民党在天潜沔地区“清剿”共产党,不时有我军“彩号”(伤病员)从前线运送过来。
姜新诚指挥卫生班将伤员们藏在芦苇荡中,轻伤员泡在齐胸深的水里,重伤员躺在芦苇排上。白天,老百姓们四处放哨,击掌为号,敌人来了赶紧转移,敌人走了送来饭食。夜晚,老百姓们冒着生命危险,把伤员们接到自己家中。很多人家“夜不闭户”,把门板拆下来当担架。
缺医少药,姜新诚动了不少脑筋。他取来湖中心的洁净水用于手术,他将南瓜藤子淘空当灌肠工具,他在门板上挖个洞好让伤员排便。他也曾无数次怀着悲痛,将牺牲的伤员抬去掩埋。他说:“我能够活下来就很知足了,除了完成当初战友们为人民谋幸福未了的心愿,我还有什么理由向党要待遇,提要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