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3+1”规划 助力产业升级

时间:2019-06-13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裕华楼宇经济蓬勃发展,截至2018年底,商业总面积达到1700万平米,已有40余家企业总部和金融机构入驻。新京报记者 吴江 摄

  建区18年来,位于石家庄市东南部的裕华区经济发展和产业落地的速度惊人,但是成绩背后,也存在着隐忧。裕华区土地面积有限,物理发展空间受限,产业聚集效应有待提升。在此背景下,裕华区提出了“3+1”产业发展规划,即“做大现代服务业,做优科技创新产业,做强文化创意健康养老产业,培育节能环保产业”。

  截至目前,裕华区以楼宇经济为基础,现代服务业发展如火如荼,科技创新产业走在前列,被评为河北省首批双创示范基地,并利用区域内大量的文化教育资源,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那一年,裕华区制定出台了《促进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政策(试行)》,着力增强全区投资吸引力。一年来,共安排千万元以上商贸服务业项目33个,特别是成功引进了河北钢铁交易中心、中华财险河北总部等优质项目,基本形成了以“三圈三区”为核心的省会东南现代商业中心。经过四五年的时间,裕华区现代服务业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除了培育一批区域商圈外,还充分利用辖区高端商务楼宇聚集的优势,大手笔引进浦发银行、中冀投资、中华联合财险等各类银行、金融、保险机构53家;香港屈臣氏、完美日化、河北钢铁等40余家总部企业。

  在发展新型产业的同时,裕华区还淘汰落后产业。高清震表示,把一些没有聚集效应、没有影响力的落后产业淘汰掉,引入一些高端的金融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企业。石家庄市裕华区区长张东凯也表示,对于已建成的楼宇,要有序进行“腾笼换鸟”,逐步淘汰效益差、税收少的零散商户,腾出更多资源,吸引产业关联度大、带动能力强的优质项目入驻,力争每一栋商务楼宇都有质量、有品牌、有特色。

  河北亿程只是裕华区产业转型与升级的一个缩影。裕华区拥有石家庄市60%的高校及科研机构,聚集了核四院、河北师大、河北科大等高校、科研院所23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6家,省级重点实验室30家,市级以上科技研发平台38个。依托这些高校、科研院所聚集的优势,裕华的科技创新产业和文创产业得到快速发展。

  截至2018年底,裕华全区共有国家级众创空间8家(占全市28%)、院士工作站7家、省级孵化器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670家,高新技术企业105家,科技小巨人企业22家,被评为河北省首批双创示范基地,创新发展大步前进。2018年,裕华区还大力实施开放招商和精准招商,腾讯公司在河北首个创新项目花落裕华;成功引进了中房集团、众诚车险河北分公司等总部经济;华侨城100FUN购物中心、喜马拉雅培训基地等13个高端项目在石洽会、廊洽会顺利签约。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