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趴(pā)偿(chánɡ)这又是个什么梗?

时间:2024-04-03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我们都要注意了,如果说当下还有人希望拆迁,那肯定是投资客、房产中介以及反感旧改的老房子住户。实际上不仅如此,为了恢复经济发展,就连一些地方城市也想通过拆迁来增加财政收入。究其本质,就是因为他们能从获利,而且速度很快。数据显示,中国30.3%的房子建造于20世纪00年代以前,其中多达20.6%的房子建造于1990年以前。而按照媒体报道,虽然我国是每年新增建筑量最多的国家,但是平均寿命却不超过30年。如果这是真的,很显然,我国确实有大量的房子需要拆迁。可是此前就频频传出消息我国要停止拆迁,这是真的吗?

  答案是否定的,原因很简单,作为我国经济的龙头城市,近期广州了一份出关于拆迁的文件,当中出现了很多新变化,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毋庸置疑,城中村改造作为最近一段时间频频提到的热词,拆迁本就是城中村改造的方式之一,因此拆迁不可能消失。

  实际上按照预估,到2028年之前,21个特大超大城市就最多能提高9.7亿平的商品房销量,以及11.6万亿元的投资规模,你们可能对此没什么概念,要知道2023年全年中国商品房销售额也不过11.6万亿元,你说拆迁会消失吗?当然不会!

  如果你还不信,我们再来看看这个消息。就在3月22日,广州又专门印发《广州市旧村庄旧厂房旧城镇改造实施办法配套文件(征求意见稿)》,关于意见征询,提到了两个至关重要的数字:90%、2/3。

  首先,第一轮征询要征得改造范围内建筑面积占比90%及以上的房屋所有权人同意;其次,第二轮对补偿方案的征询,签订附生效条件的房屋补偿安置协议的建筑面积占比和房屋所有权人数占比必须要都要达到2/3及以上才能拆迁。

  字数太多,读的也拗口,我们直接来解读一下:说白了,今后拆迁必须是大部分住户的共同意愿,因为过去确实出现了某些人为了私利,比如想要拆迁款、想买房子等等,在房子没有居住隐患的前提下就强制要求拆迁。

  我们分成三步来看:第一步就是自7年开始,2016年新增城镇人口数量不断下滑,到了2023年仅剩下1196万,降幅超过了一半。而建造高层住宅必须有充足人口支撑,再加上过去二十年我国存量房数量猛增,所以中央才会提出“以人定房”,也就是不会再大规模建造高层住宅。

  第二步是下调容积率。顾名思义,住宅越高就说明容积率越大,过去为了满足大量人口居住需求,我们只能“向老天爷要空间”,于是住宅越来越高。

  就拿上海和深圳来说,面积方面,上海是深圳的3倍,可是人口却仅是1.92倍,这种落差就导致高层建筑越来越多,甚至为了所谓的成绩和利润而盲目造房。

  而现在没有这些需求,就肯定要下调容积率,此前武汉就下发通知,未来主城区积率最高不超过3.0,新(副)城区容积率最高也不超过2.5。

  第三步就是小高层和洋房或成为新时期的宠儿。其实从某些方面来说,高层也是一种应急性的产品,居住舒适度并不高,过去我们从砖瓦房进入城市,因为资金紧张、存在新鲜感等等原因,这种感触并不深,但是时间久了,问题就会逐渐显现。

  记得早在2005年,当时我就看到这样一篇文章,《小高层是居住走向成熟标志》,我很赞同,因为它容积率明显低于高层,而价格又低于洋房和别墅,性价比高的特点很适合工薪阶层。

  当然了,洋房的关注度也会提高,其实我们仔细观察就能发现,10年前洋房楼高普遍在6层及以下,而现在基本都是11层,你想过为什么吗?

  因此,随着投资时代结束,大面积拆迁也会过去,势必就将出现新变化,宗旨就是在城镇人口增速放缓的前提下,对拆迁面积、速度、商品房市场的调整。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