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9-06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值得一提的是,T 系列还支持用户自由选择 ThinkPad Thunderbolt 3 扩展坞、ThinkPad Type-C 便携扩展器等多样化扩展设备,可以提供更加强大的外接扩展能力。
从客观的角度上来讲,仅保留 Type-C 接口的 MacBook Pro 成功地将机身做到更薄,但就目前来看,在周边设备尚未在接口类型上全面跟进的时候,只有 1 个 Type-C 接口的 MacBook Pro 则会带来一些不便。
而拥有更多接口的 T480,在实际机身重量(1.65kg)上也要比 15.4 英寸 MacBook Pro(2~2.5kg)更轻一些,所以整体便携性上其实反而要更加出色。除了接口部分,黑色的机身配色、小红点都是其一直在坚持的东西,这也是它标志性的几个元素。当然,在 T480、T480s 以及 T580 身上,这些属于 ThinkPad 的符号也都没有被落下。
以我手里这台 T480 为例,当你熟悉了小红点+分区式触控板按键组合的操控之后,会发现在不方便使用鼠标的场景下,其所提供的便捷性要比绝大多数单纯依靠触控板来完成指令的 Windows 电脑好很多,即使相比更加强调手势操控的 MacBook,也丝毫不逊色。
同时,由于平时我和键盘打交道的时间比较多,对于按键手感的要求也更多一些。坦率来讲,从键程设置到反馈力调校,在同级别产品中,很少有能够比 T480 更加出色的。
前边我们也提到了,ThinkPad 将 T 系列的目标人群锁定为「对数据处理有较高需求的专业人士」,其本身更是定位于「工程师系列」,这也意味着它需要在性能部分给予更多的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包括 T480、T480s 以及 T580 在内,这次其均提供 NVIDIA GeForce MX150 独立显卡这一选项。就性能而言,应付一些日常的办公以及******任务是没啥问题的。
当然,为了更好的检验 ThinkPad T480 在实际应用场景下,是否能够满足重度用户的需要,这次我们找到了技术部的同事来对其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试用。
他所使用的工具是 Android Studio,对于这款软件相信很多了解编程的朋友应该并不陌生,其对于设备的硬件配置相对较高。在交谈中我们了解到,其实作为专业的办公用户,他们在日常办公中最头疼的事情就是机器出现卡顿。
由于平时工作量一直保持在一个很高的水平上,设备经常出现卡顿会直接影响到工作的效率,这无论是对于个人还是公司,都是不允许出现的。按照他的说法,想要保证足够高的流畅度,处理器最好选择 i7,而内存则应该在 8GB 以上,同时「必须」要配备固态硬盘。
在卡顿这一痛点之外,他也提到了存储这部分的问题。相对普通用户,由于需要存储大量文件,他们对于设备的硬盘容量也相对更高一些。同时,作为一名程序员,其会常备移动硬盘,但他目前所使用的 MacBook Pro 必须通过扩展坞才能连接移动硬盘,这一点很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