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成都这家企业拿下人工智能“双备案”计划明年推出100个左右垂类模型

时间:2025-01-26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明途科技的工作内容生成算法通过了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深度合成服务算法备案﹔其“MT-WorkGPT”大模型通过国家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

  公司旗下的WorkBrain工作大脑、AI数字人等產品已应用於全国数十个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等部门,计划明年推出100个左右的垂类模型

  记者最近从成都明途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明途科技”)获悉,该公司已获得人工智能专利等知识產权数已超200件。

  明途科技董事长兼总经理肖雪鬆称,公司旗下的WorkBrain工作大脑、AI数字人等產品已广泛应用於全国数十个政府机关、大型集团、企事业单位等部门,实现AI规模化落地应用。

  走进明途科技公司展厅,隻见一台智能设备中,肖雪鬆的数字人分身正向人点头致意。“我们為政府、企业、个人等打造自己的数字人分身。”肖雪鬆称,基於WorkBrain工作大脑,公司利用AI能力不断赋能数字人分身,实现智能化服务,提高办公效率。

  早在电子科技大学求学时期,肖雪鬆就对软件研发有着浓厚兴趣,当时他就想做出一款受人欢迎的软件,创业的种子悄然萌芽。

  毕业之后,肖雪鬆曾在北京一家软件公司工作了八年。2013年,肖雪鬆主持了一个电子政务协同办公云项目。当时,他敏锐地发现,以“工作流+表单”為主要应用,以B/S技术為基础的第二代办公系统,即将被“云+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所取代,第三代智能办公系统呼之欲出。

  “回顾这十年,公司经歷了三个发展阶段。”肖雪鬆回忆:第一阶段是2014年到2019年,公司围绕目标管理的应用场景,开发相应的管理流程﹔第二阶段是2019年到2023年,公司思考如何将人工智能应用到產品当中,并花了大量时间进行研究模型的训练方法,打造垂类模型﹔第三阶段是2023年至今,随着ChatGPT的大火,人工智能的热度再次提升,成功通过了“双备案”:今年2月,公司的工作内容生成算法成功通过了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深度合成服务算法备案﹔今年5月,公司的“MT-WorkGPT”大模型通过国家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

  2015年,明途科技成功研发出了第一个產品平台——前途云工作平台,这是一个基於SaaS模式、以目标管理為导向的任务管理系统。“当时我们更看好自己的技术和產品,对用户的实际接受度关注不够。”这导致了该產品的市场反响并不好,又恰逢资本寒冬,公司举步维艰。

  好在肖雪鬆与一位政府客户沟通时,终於了解了对方的核心诉求。公司随即调整產品战略,以市场為导向,最终得到客户认可,也获得了一笔重要的资金,帮助明途科技走出困境。

  2017年,明途科技已逐渐在市场上站稳脚跟,但再次面临抉择。“当时我们定调不能安於现状,要一边满足生存发展,一边寻求技术上的突破。”於是明途科技走出四川,在山东成立了研究机构,开始收集各种行业数据,探索公司產品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

  正是因為通过国家备案,明途科技今年获得了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100万元奖励。“作為成都首批获得大模型备案奖励的企业之一,明途科技受到了极大鼓舞。”在肖雪鬆看来,成都有着良好的政策环境,资金补助、创新项目资助等方面的政策有力地激励了企业加快技术创新。同时,随着相关数据和场景的不断开放,企业获得政策红利的机会也更多,并且成都的人才集聚效应已经显现,為企业提供了创新动力。

  让肖雪鬆印象深刻的,还有今年9月13日举行的“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成都市大模型新技术新成果发布暨供需对接系列活动明途科技专场活动。活动现场,来自產业链上下游的100余家企业代表现场面对面对接,找技术、找市场、找资金、找应用,收获满满。明途科技的多款数字人產品也在现场亮相,展示其在企业、教育相关行业以及政务等场景的广泛应用。

  肖雪鬆表示,当下人工智能的发展如火如荼,技术迭代也很快,企业需要快速打造标杆应用、树立标杆用户,而政府搭建的供需平台,对企业加快打造典型应用助力很大,可以為企业减少“撮合”成本。公司正基於四川省智能数字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加强技术研发,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争取推出更多智能產品。

  谈及今后的目标,肖雪鬆希望,公司接下来能够与更多机构就大数据进行合作,针对不同应用场景进行產品研发。明年的目标,是推出100个左右的垂类模型。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於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