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谁持彩练当空舞的上一句会有什么样影响?

时间:2024-10-11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观察者网报道,新加坡学者马凯硕在接受香港媒体南华早报媒体专访时,就中美关系及战略竞争发表了一番看法。其指出,相较于美国战略的短视,中国的长期战略更为明智。同时建议称,伴随着中国拉近同美国之间的经济差距,美国应该开始为变成“世界第二”做好准备,以适应新的变化。

  同时,马凯硕还认为,美国拜登政府在对华战略上模糊不清,未能清楚且明确地回答与华对抗的目的所在,即美国打压中国具体是为了什么?赢了中国后又能得到什么?马凯硕还强调,中国民众的希望国家强大,是中国快速发展的动力源,这是美国阻挡不了的趋势。所以,美国应当实施更明智的对华方针,在部分领域同中国竞争的同时,明确指出哪些领域可以同中国合作。这一考量并非基于中国利益,而是基于美国民众的利益。

  另外,中国在过去数十年间,快速地拉近同美国之间的名义国民生产总值差距。因此,美国当下应该好好思考的问题是,当其各类遏制中国的手段均失效的情况下,当中国经济实力继续壮大,那时会发生什么,美国又需要怎么做?而当中国成为世界第一时,身处世界第二的美国,应该做好准备,如何与中国相处,如何在竞争与合作方面做好调整。

  其实,对于美国滑落世界第二后,其应该如何自处的情况,在美国国内早已有人作出过预测,同时还给出了一些相关建议,比如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就曾说过,如果美国变成世界第二,就应该加强多边规则、多边程序和多边机构。

  为何克林顿认为美国未来的路径在于加强多边机构、组织与多边合作呢?主要还是因为美欧国家在全球人口中的占比仅有12%,在工业革命爆发后,美西方国家借助技术优势在数百年时间里,对全球其他国家展开殖民、奴役、掠夺,从而进一步壮大西方国家实力,扩大对世界其他国家的领先优势,从而实现西方领导世界走向、构建世界规则秩序的情景。

  但如今随着其他国家在技术领域的快速追赶乃至反超,以及全球技术高地的扁平化,西方国家的超然地位随之消解。由此正在发生的,是中美两国国力地位的交替。也是美国单极时代的落幕,与全球多极时代的来临。无法继续成为全球秩序的构建者和主导者,无法继续收割世界的情况下,美西方人少的劣势将会被凸显出来,而美国要想继续发展,以及与中国继续竞争,那自然需要加强多边规则、多边程序,以此借力打力。

  当然,中国要想完成对美国的超越,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目前中美两国的交锋,已在各领域以及全球范围内展开。

  美国以西方先发国家作为基本盘,形成以G7为代表的西方政治经济集团,以北约为代表的西方军事集团,以美联储、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代表的国际金融体系。美国正凭借过去百年积累,同我国展开多维对抗。在经济上是和政治打压中国商品在全球市场份额,科技上则是采取“小院高墙”战略,妄图将中国打造成世界科技孤岛,拖慢中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脚步。

  军事上,美国针对中国的布局,则以“北约亚太化”为主轴,以日韩澳作为前进基地。围绕美英澳核潜艇合作、东北亚局势、台湾问题及南海问题为抓手,中美双方展开密集交锋。

  当然以现在中国一国之力,显然无法有效对抗美国拉拢的西方国家集团。所以我们采取的做法,是以自身自主发展为基石,联合全球多数国家,构建将西方集团从内部瓦解、分割包围的联合战线。从第三世界概念的提出,到以及金砖国家体系的多边构建布局,都是如此。

  从“一带一路”倡议连通全球各区域,到以电动汽车为代表,中国在新一轮技术迭代中正处于引领地位。中国在推动史上最大规模的工业孵化进程,以“一带一路”倡议形成对全球第三世界国家和落后地区的合作开发,推动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

  而对“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的投资发展,由此所释放出的经济增量,是中国后续保持快速发展的保障。可以说我们正在以非战争、非殖民的方式,开创一条从未有人走过的大国崛起新道路。

  美方应认识到,随着美国对华贸易战连番失利。东欧、中东连接起的欧亚轴线形势的变化,美西方主导的全球秩序和格局,正因不符合全球发展新形势而走向瓦解。所以中国上升为世界第一,美国下滑成为世界第二是趋势,也是大势,谁也无法阻挡和更改,美国要做的就如马凯硕所言,做好准备适应新的变化。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