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4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从个性来看,这些核心幕僚中有的人直来直去、有的较温和,但共同点是都对特朗普高度忠诚。与过去相比,这些人与这位前总统对华盛顿的政治斡旋有了更丰富的经验,会更少地受到职业公务员、共和党主流官员或国会批评者的阻挠或拖累。[全文]
美国的以色列游说者和捍卫者喜欢说美国以色列关系是一项美国的战略资产。但是,这是一种战略负担。正如我在很多场合说过的那样,这是我们脖子上的一个负担。从伦理或道德的角度来看,以色列所做的一切从美国价值观的角度来看都是令人憎恶的。[全文]
犹太学生和哈瑞迪犹太人参与抗议本身就足以戳破这样一个谎言:凡是对以色列的外交政策进行批判的,统统都是反犹太主义者。[全文]
即使作为政治性寓言,如今关于内战的言论也完全理解错了现代美国。虽然我们的国内政治分歧依旧势如水火,但这并不会演变成不同州之间的内战,而是表现为各州内部的“内战”。[全文]
议长前往哥大的演讲是一场政治秀,其核心是向他和他的政治同盟背后的捐款人作出表态:力挺以色列和犹太人。这是美国政治一个非常独特的特点,金钱和政治永远深度捆绑,并通过立法将其合法化,就像《纸牌屋》里所描述的那样。[全文]
长期以来,以色列刻意打造“小超级大国”的形象,对内可以鼓舞人心,对外则用来震慑对手。4月19日以色列对伊朗发动的反击却让全世界都看到了:以色列的实力存在极限,且这个极限并不高,“小超级大国”也一点不超级。[全文]
美国联邦制度下,联邦政府与地方州政府结构性的对抗使得美国制度难以维持稳定,就像是一枚旋转的硬币,需要你不停地施加外力,否则就会倒下——不是倒向解体,就是倒向集权,而解体自然是更容易。[全文]
特朗普正在试图争取两类截然不同的金主,双方对于希望他开展什么基调的竞选——以及期待他将组建什么样的一届政府班子,存在截然不同的看法。[全文]
在当下保护主义盛行的美国,政治立场取代实证与经济规律,成为了判断的标准。推行全球化的人们被打上反美、亲华的标签。这些关键词一下子就抓住了大家的注意力,让人们忽视了真问题。[全文]
如果说以色列在加沙失去了士兵和坦克,那么美国和西方正在失去整个阿拉伯与穆斯林世界的民心。说西方对中东地区的影响力正处在冷战1.0结束以来的最低点,这话一点也不为过。[全文]
各国遵从美国意愿,为实现美国利益行事,会是因为这些国家仰慕美国在国内实行自由民主制度,在海外遵循自由价值观、尊重人权和遵守国际法吗?显然,实际情况与此相反。[全文]
虽然拜登忘词摔跤偶尔目光呆滞,但他还是个好老人;而特朗普偶尔记错个名字,那就是老而昏聩开始说胡话了。当然,特朗普也无数次地嘲笑过拜登的年龄、夸耀自己身强力壮精力充沛——老人何苦为难老人呢?[全文]
迎合、取悦与模仿特朗普到头来都有可能自取其辱,因为特朗普的行为反复无常,这样做容易频繁遭遇“打脸”。而那些公开抵抗特朗普的国家,虽然承受了很大压力,却往往都能保住自身的利益。[全文]
华尔街乐见一个表现更亮眼的美国经济,却不希望伴随着劳工运动的复兴,这正是特朗普开出的竞选承诺。指望资本去捍卫民主制度而不是他们自身的特权和利益,将永远是一个错误。[全文]
如果华盛顿扔几枚炸弹、宣布几项金融处罚就能令外国政府或叛军组织屈服,那么当美国官员提出更多后续要求时,他们该怎么办呢?[全文]
2024年的特朗普同2016年的特朗普截然不同。8年前,人们期待他能修补某个明显处在分崩离析中的事物。如今,人们支持他的理由完全不同:他们相信,未来某一天,当美国陷入自相戕害的地步时,特朗普将成为那个真正替“他们的美国”而战的人。[全文]
在美国方面,其实已经不存在“保卫台湾”这个任务了,也不存在“打台湾牌”这个游戏了。美西方要打击中国,打击的对象就是包括台湾在内的完整的“一个中国”,而不是存在“台湾独立”这个麻烦的“一个中国”,非如此,不能与世界帝国的战略相适应。[全文]
新罕布什尔州之后,最大的意外就是德桑蒂斯退选,这个是最大的意外。撇开这种意外,后面大家可能看到的一个真正的场景,就是美国历史上一场前所未有的总统竞争,将在2024年全面展开。[全文]
他们来自各个族裔,缺少大学文凭,许多人从事按小时付费的工作——比如工厂工人、居家护理、快递司机、幼儿园老师、理发师、餐厅服务员、农场劳工与收银员等。在新冠疫情期间,他们被称作“必要服务工作者”。现在美国两党意识到,这群人是他们在2024年掌握权力的关键。[全文]
20多年后,自由民主主义在福山的眼中也终结成为一张废纸。曾经高捧民主与市场的美国政治家福山,如今却在细剖美国政治制度诸多流弊,感叹改革无望、“死路一条”。由希望到失望,由确信到质疑,政治家、学者的“叛变”,美国国内矛盾的燃烧,“梦想”中的美国政治制度魔力还能令多少人着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