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8-14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益华控股2018年年报显示,林光正为公司执行董事,持有约1.07%股份,今年4月25日益华控股的公告显示,林光正已辞任执行董事并于当日生效。此外,林光正也是小霸王文化的股东。
对于记者的采访要求,上述员工称已经向林光正转交采访函,林光正表示需要内部协商后再回复。但截至发稿,记者未收到回复。
工商资料显示,林光正还是小霸王如意的法定代表人。此前,正是小霸王如意出具了《致员工函》,以总公司的名义,承诺担保小霸王上海结清员工2019年2月、3月、4月工资并依法为全体员工缴纳五险一金和个税,以及2017年、2018年度未付13薪和离职补偿金。
启信宝数据显示,中山市小霸王领先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小霸王领先科技)的股东为小霸王文化和杜慕仙,小霸王如意并没有持股。吴松向记者解释,之所以由小霸王如意出具《致员工函》,是由于此前为实现上市目标,在2017年小霸王如意曾通过VIE协议控制小霸王文化,因此由小霸王如意承诺担保。
“现在拿到了2019年2月至4月的工资、社保、个税、公积金等欠薪,但是2017年、2018年度的13薪和离职补偿金没有拿到。”赵孟告诉记者,“这大概就是吴总(指吴松)口中所谓的拿到一半欠薪吧。”
不过吴松向记者透露,拿出这笔钱的,并非益华控股一方,而是来自一家拿到小霸王商标授权的厂商。“他们还在用小霸王品牌,一方面为了替集团公司分担压力;另一方面担心负面太多影响生产销售,所以垫付了我们这部分钱。”吴松说,他向记者出示了手机微信中与益华控股一方讨薪的聊天记录。但聊天记录只有吴松一个人的发言信息,“后来益华控股一方对于解决欠薪的诉求始终没有任何回应,我们对此很寒心。”
虽然被打上“童年回忆”的标签,大多数人对小霸王的印象也还停留在“游戏机生产商”层面,但吴松告诉记者,在2016年启动“Z+”主机计划之前,小霸王事实上已经有十多年未曾真正涉足游戏行业。“一些购物平台上能看到类似小霸王跳舞毯和安卓机顶盒游戏机,这是小霸王授权给这些厂商的,但这么多年来,除了Z+以外,小霸王没有再做过资方投资自主研制的游戏项目。”
记者查阅中国商标网发现,带有“小霸王”字样的商标名称达316个,这些商品范围跨界颇广,包括电炊具、电热水壶、鞋、雨衣、头戴式虚拟现实装置、智能眼镜、电子学习机等,显示申请次数最多的申请方是广东益华集团投资有限公司,最早的申请记录可以追溯到1991年。
而在入股小霸王文化时,益华控股曾提出要将小霸王文化及“小霸王”品牌主要资产打包上市、打造未来市值超500亿元的游戏产业新霸主的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