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4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本章节主要探讨高浓度纳米SiO2母料通过原位添加方式制备聚酰胺6/SiO2纳米复合材料,该法能够实现纳米SiO2在聚酰胺6单体中再次分散。另外,纳米SiO2母料的活性基团能够继续参与己内酰胺的聚合过程,从而在纳米SiO2与聚酰胺6基体材料间形成强的化学键合作用,并形成强的界面效应,有利于分散材料受到冲击或拉伸时的外力作用。热失重分析的结果表明,从所制备的纳米复合材料中提取的纳米SiO2的失重量明显高于从母料中提出的纳米SiO2的失重比,由此也说明纳米SiO2母料参与了己内酰胺的聚合过程,使得聚酰胺6分子链继续增长。透射电子显微镜对抽提的纳米SiO2的观察结果显示,纳米SiO2周围包覆了一层聚酰胺6分子链。
目前,汽车进气管路大多由金属和橡胶或聚酯弹性体(TPEE)组成:金属管路组成主体结构部分,橡胶或TPEE起到金属管与其他部件的连接作用。比重高,重量大;难以成型复杂结构,有焊缝,焊接处易生锈。耐老化性能差,尤其与金属连接部分由于应力和金属催化作用使老化加速;耐磨性差;热稳定性差;成本高。汽车发动机部件对材料的性能要求较高,要求在-40°C?150°C的反复变化的温度范围内,因此,尼龙成为首选的材料,但尼龙本以拥有良好的流动性而著称,与吹塑材料要求的高熔体强度是相矛盾的,所以工程师们开发出了吹塑级尼龙。吹塑级尼龙既减轻了重量,又满足使用要求。低密度,易加工,可成型复杂部件,减少部件数量及工序;可与其他高分子材料焊接。
预浸料是碳纤维复合材料(CFRP)的中间材料,一般使用轻量并且强度高的环氧树脂。而在发动机周围部件等超高温的环境下,使用双马来酰亚胺体系的预浸料,虽已被汽车和摩托车的等部件所采用,但存在高温下持续使用造树脂的氧化和强度衰减,以及反复的热胀冷缩导致的龟裂等问题。在此背景下,东邦特耐克丝开发的预浸料是将碳纤维含浸在双马来酰亚胺树脂里,通过该公司长期积累的树脂改性技术,开发出了比以往产品具有更加优异耐热性能的预浸料,实现了320℃以上的玻璃化温度(——高分子材料从玻璃状硬质状态转变成柔软橡胶状态的温度,即tg温度)。此外,此新型预浸料在200接近300度高温下连续使用也显示出优良抗氧化性能,是一种不会发生龟裂的高性能预浸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