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A股市场将产生广泛的指数化投资需求

时间:2019-11-04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以来,Vanguard集团积极探索中国市场,并开展投资者教育活动,希望将中国市场的独特性与其在美国的成功经验相结合,最终服务于中国的广大普通投资者,从长远角度改变他们的投资方式。

  近日,Vanguard集团董事总经理、中国区投资管理部主管浦彦接受了上证报记者独家采访。她表示,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想要选对一只能够长期跑赢大盘的主动管理基金并非易事,随着A股市场对外开放力度的不断加大,市场中将会产生广泛的指数化投资需求。

  《基金周刊》:今年10月11日,中国证监会明确了明年4月1日起将在全国范围内取消基金公司外资股比限制。作为全球最大公募基金,Vanguard是否会加快进军中国公募市场的步伐?

  浦彦:公募外资股比限制取消时点的提前,意味着中国政府确实在努力推动金融市场对外开放,这进一步强化了我们长期布局中国市场的信心。一旦市场对外开放进程加快,我们也将会以更快的速度对投资者需求进行深入研究,同时加强投资者使用相关产品的教育。

  《基金周刊》:去年以来,A股市场的被动投资呈现井喷式增长,公募基金纷纷加大对ETF产品的布局力度。作为指数化投资鼻祖,目前Vanguard集团旗下ETF资产规模突破万亿美元,未来公司是否会将ETF作为进军中国市场的切入点?

  浦彦:我们希望通过ETF这种方式给中国投资者提供投资工具,A股市场的逐步成熟会产生更广泛的指数化投资需求,而接受这类投资产品的投资者越多,这类工具的投资效果也会越好。

  《基金周刊》:目前很多公募基金开始布局ETF市场中Smart Beta这一细分领域,对此您如何看待?

  浦彦:过去两年,中国市场的Smart Beta策略发展很快,但中国市场的Smart Beta跟海外市场的Smart Beta有点不一样。我们看到,很多公募产品的Smart Beta就是低波动和红利策略,但红利策略在海外市场并不属于Smart Beta的范畴。而这类产品之所以在中国市场受到青睐,主要是因为投资者比较喜欢低波动、高收益率的资产,这和其投资货币基金的目的是一样的。

  浦彦:中国市场由于个人投资者交易量占比更高,因此没有美股市场那么有效,所以很多成熟的机构投资者可以在这个市场中获取更高的阿尔法收益。

  但对于投资者而言,选对主动管理的基金经理仍具有一定难度,因为有些基金经理可能在某些年成绩突出,但很难连续几年跑赢大市。以5年为期限来看,投资者若想选到一个能连续跑赢大盘的基金经理是很困难的。

  浦彦:如果只看上证指数,过去10年来确实涨幅为零,但包括沪深300、中证500等在内的其他指数,从长期看还是呈现上行走势。所以,被动基金经理的首要任务就是确定其追踪的指数有效。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