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0-29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从今年年初开始,根据《大连市餐饮业质量安全水平提升工作方案》,高新区市场监管局启动学校食堂提“A”计划,通过与教育部门合作,聘请第三方公司进行合作监管,辖区内中小学食堂的食品安全风险等级和量化分级都达到A级最优水平。
10月25日,记者随高新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检查辖区校园食品安全,也是对学校食堂提“A”计划的成果进行验收。走进高新区一中的学校食堂,看到作业间宽敞明亮,操作区设置多个独立隔间,面食制作、蒸煮,蔬菜、鱼肉的粗加工等都被细分在不同区域,加工各类食材的案板、刀具等都有明显颜色区分。在副食库货架上,用小标签写明产品名称、生产日期及保质期,一目了然。
据介绍,高新区一中刚开始基础相对薄弱,若按动态等级评定标准来衡量,其学校食堂原来的评定水平只能勉强达到B级。高新区市场监管局对其实行了提“A”计划,指导学校召开从业人员座谈会,用边操作边指导等多种形式开展培训。如今,这个学校已达到餐饮服务业量化等级A级标准,风险等级也达到A级标准。
在大连理工大学附属学校圣克拉校区,除看到与高新区一中一样高标准的食堂外,还看到每个功能区域都有责任人姓名公示在墙上。
高新区辖区共有中小学校15所,开办食堂的单位有12所,此前只有5所学校的食堂风险等级和量化等级达到A级标准。今年年初,高新区市场监管局启动学校食堂提“A”计划后,深入各学校食堂一线开展一对一培训、指导,同时联合教育部门聘请第三方风险监测公司作为社会监督员,加大监管和风险排查力度。目前12所学校食堂均达到“A”级标准。
高新区市场监管局带着第三方公司的监督员对辖区所有学校进行全方位检查,通过让监督员反复学习、实践操作,把监督员打造成专业化、标准化的“义务监管人员”,待考察确定他们完全具备独立检查能力后,就由其逐一深入学校进行风险排查,加大了监管频次和指导次数,也缓解了监管人员不足的压力。
现场随同检查的一位第三方风险监测公司负责人介绍,他们针对不同情况会有不同频次的检查,风险大一些的,检查频次就比较高,提出一个整改点后第二天就马上跟进,并且都会形成文字、图片报告,及时反馈到市场监管部门。市场监管部门会根据风险情况,定向开展监督检查和行政指导。
在各部门配合下,高新区一中和大连理工大学附属学校圣克拉校区率先完成了高新区食品安全风险等级和量化分级的双“A”提升,市场监管部门以这两所学校为示范单位,明确“示范”标准,要求其他所有学校食堂按照统一标准,对校园食品安全制度、文件、环境、人员等进行规范,经过反复评估,整改,验收,截至目前,全区12所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风险等级和量化分级都达到A级最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