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0-18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在历经IPO被否后,*ST工新2018年3月14日发布的一则停牌重组公告将龙利得拟曲线登陆A股的想法曝光人前。彼时,*ST工新表示,公司拟以支付现金及发行股份方式购买标的公司股东徐龙平、张云学及其他股东持有的龙利得股权。遗憾的是,仅时隔两个月,在2018年5月15日*ST工新宣布暂不将龙利得纳入重组标的范围。
A股之路接连受挫之后,龙利得改头换面,将公司名称由“龙利得包装印刷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龙利得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之后重振旗鼓,在2018年7月再度做了上市辅导备案登记,公司招股书于2018年11月30日获得受理,正式向A股发起新一轮的冲击。
在此次二度IPO的背后,龙利得仍存在大客户、供应商成立时间较短以及产能消化等备受市场争议的问题。
招股书显示,龙利得主要从事瓦楞纸板和瓦楞纸箱系列产品的生产、销售。在此次IPO的进程中,强尔贸易、望港贸易成立时间较短便“跻身”龙利得大客户一事一直被市场所关注。
具体来看,强尔贸易于2012年6月******成立,******资本为500万元。但根据龙利得前次披露的招股书显示,强尔贸易在2014年就“坐上”了公司第一大客户的位置,当年销售金额高达1.29亿元;之后在2015年强尔贸易仍占据第一大客户之位,销售金额达1.24亿元。到了2016年、2017年龙利得对强尔贸易的销售额出现骤降情形,但在2018年对强尔贸易的销售额又出现大幅攀升。
望港贸易则于2014年6月******成立,成立时******资本为10万元,但在2015年望港贸易便成为了龙利得的第五大客户,销售金额为2980.01万元。
龙利得除了大客户行列出现两个成立不久的公司之外,公司主要供应商也出现了这种现象。据悉,上海昱畅成立逾一年便成为了龙利得第一大供应商,且在报告期内牢牢占据主要供应商的位置,在龙利得前次IPO被否时发审委就曾问及上海昱畅与龙利得是否存在关联关系。
许小恒对此表示,一般公司成立时间较短便成为发行人大客户、主要供应商的情形都会遭到证监会的重点关注,这里边主要容易滋生利益输送的问题。
在2016-2018年,龙利得瓦楞纸箱产能利用率分别为99.68%、94.86%、 85.42%,瓦楞纸板产能利用率分别为69.08%、65.1%、84.35%。据龙利得此次IPO招股书显示,公司拟募资约4.21亿元,其中逾2亿元拟用于主营业务的发展。在反馈意见中,证监会就曾要求龙利得说明瓦楞纸板产能利用率不高的原因。